2025011902:59星期天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全本《牡丹亭》四百年后重演仍受追捧

新闻聚焦admin2023-07-07347

作者:张一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戏剧戏曲学教研室主任)

今年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上海昆剧团携全本《牡丹亭》赴京参加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在新落成的中央歌剧院分上、中、下三本连续演出了三天,用共约八小时的时间,把全部55出昆曲《牡丹亭》奉献给了首都观众。三场演出场场满座,一票难求,演出在文艺中国、学习强国App、文旅北京等53个网络平台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次达1358.82万。

把《牡丹亭》一折不少地搬上昆曲舞台,是在汤显祖剧作问世后425年中极为罕见的演出盛事——该剧大约只在明朝末年有过两次“全本”演出记录。之后的四百年中,昆曲的发展历程颇多跌宕,潮起时被誉为“雅部正音”,被视为民族戏剧的典范;潮落时又被认为曲高和寡,少人问津。

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上半叶,昆曲遭遇了自诞生以来最为艰难的时刻,面临生存危机。当时放眼全国,不要说《牡丹亭》的全本演出缺乏人力物力来呈现,就是其中若干个精彩的折子戏,也面临着失传的险境。不过,昆曲复兴的契机也于此萌发。

昆曲《牡丹亭》剧照。资料图片

1.留住老戏迷 吸引新观众

距今一百年左右,苏州最后一个职业昆班——全福班彻底宣告解散。老艺人们在此前有过两次自救的尝试。一次是1920年6月起在上海天蟾舞台勉力演出过58天,共计90场。在第一、二天连续三场的戏码中,《长生殿》《牡丹亭》和《十五贯》的经典折子戏连演。第二次是1921年夏秋之际,在以穆藕初、徐凌云、张紫东等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筹资兴办的昆剧传习所中向一批年方髫龄的小男孩授艺,他们中的44位,日后获得了“传”字辈艺名。

令当时大多数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是,1954年由国风昆苏剧团排演的《长生殿》,1956年由浙江昆苏剧团进京演出的单线删改本《十五贯》,及至2004年由苏州昆剧院排演的“青春版”《牡丹亭》,会在日后使昆曲完全摆脱式微的命运,成为其复兴的标志性剧目。

此次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的实验演出,完整地再现了原作的主线和副线,除了柳梦梅与杜丽娘,还对汤显祖精心设计的杜宝、陈最良、苗舜宾、胡判官、李全夫妻等角色给予了足够的表现机会;在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控制大转台迅速转场的同时,几乎每一出都保留了“红氍毹”的传统表演空间;把原作置于每出戏末尾的“集唐诗”作为剧中人物的“下场诗”而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展示;一部分几乎从未有过舞台表演记录的出目,无论是唱腔定谱,还是身段表演,都进行了从传统出发的“捏戏”。在“五班三代”上昆人的共同努力下,该剧一线表演全部由年轻演员担纲,经过老一辈艺术家的悉心指导,主演们以充沛体力、靓丽扮相和认真态度,经受住了这次重大演出任务的考验,这充分说明了上昆强劲的演出实力与创作梯队的合理安排。

不论是去年在上海还是此次在北京,《牡丹亭》三场演出买票看戏的观众中,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占绝大多数。当然,这不只是此次昆曲全本《牡丹亭》才有的现象——紧随上昆55出《牡丹亭》之后,苏昆“青春版”《牡丹亭》和江苏省昆剧院的“精华版”《牡丹亭》,也陆续进京演出,如此密集的昆曲《牡丹亭》演出,上座率依然居高不下,似乎也可说明,“旧中有新”“新中有根”的传统戏曲作品,不但能够留住每一位老戏迷,更能通过不断散发的艺术魅力,吸引每一位新观众。

昆曲《牡丹亭》剧照。资料图片

2.守好老传统 创造新内容

全本戏与经典折子戏,哪一种是当代戏曲传承演出的正道?此前曾引发热议。总体来看,二者不应是二元对立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状况下,全本戏和经典折子戏各有各的表现机遇。国风昆苏剧团的创始人朱国梁先生1956年在昆曲逐步复苏时提出“我们二十几年农村演戏的经验,觉得人们还是欢迎全本戏,要看戏的情节,演出时也要注意这点”。到了1994年,曾经主持过昆曲《十五贯》整理改编的黄源先生则认为,在昆曲地位已经提高,并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的情况下,“应该把重心放在折子戏的保存、整理和改编上”。

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回顾自己数十年演出京剧《宇宙锋》时曾这样总结说,演其中的精彩折子戏与全本剧情内容往往是一个前后相接、循环往复的过程,因为“观众的需要,随时代而变迁。演员在戏剧上的改革,一定要配合观众的需要来做”。

三位戏曲界前辈都不约而同认为,无论在什么时期,把核心部分的艺术内涵保存下来,是一切创新和进步的前提。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全本戏有全本戏的看点和受众,经典折子戏也如此,这也是观众和演员双方自然选择的结果。以经典折子戏的保护和合格传承人的培养为前提,昆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成为可能。

昆曲要创造新内容,必须以传统为基础。比如江苏省昆剧院“精华版”《牡丹亭》中,石道姑的念白仍保留传统的苏白,这与其各折戏风格是统一的,而上昆全本《牡丹亭》中石道姑念“川白”则是创新,单演折子戏也许别有风味,但出现在全本中,就略显突兀。

许多演出实践表明,只有先掌握了若干经典折子戏的全面表演技巧、人物思想感情,并将二者融为一体,才有可能在其基础上,将全剧统一风格,创作出结构完备、情节连贯的全本戏来。这大概可以视作戏曲“守正创新”的逻辑起点。

3.培养新人才 呈现新经典

戏曲史家张庚先生在1987年成立中国戏曲学会时,曾提出“要想法子把戏曲跟大学联系起来”。而今天数个版本的《牡丹亭》的成功经验之一正是“进高校”。在一百年前,蔡元培和吴梅等前辈就将昆曲艺术引入了高等教育,从中也可以看出百年前钟爱昆曲的大学师生,和今天的高校师生之间的承继关系;而百年前被追捧的昆曲艺术家和今天被关注的昆曲新一代演员同样如此。观众和演员之间,传递着的是文化经典的基因。

一百年来的昆曲传承让我们看到昆曲的命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始终保持同频共振。在舞台上,一批又一批胸怀文化传承信念的演员,坚持不懈推动着昆曲艺术的薪火相传。无论过程如何艰难,都始终充满信心。在舞台下,每一位编剧、导演,为昆曲艺术不断付出,众多观众的支持更说明昆曲在人民群众中深厚的根基。

国运兴,则昆曲盛。昆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需要保护与传承,同时,我们应当努力创造新的时代经典。昆曲是舞台的艺术,仅有思想性的深刻或只依赖演员的青春靓丽,都不能保证昆曲永葆艺术青春。当代昆曲的继承与发展,要秉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力求将当下的创作成果纳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中。一百年来昆剧传承与传播的最重要经验是:要有人才。只有演员、编导、观众、研究者等的共同努力,才能创造新经典,实现昆曲“见演员、见剧目、见评论、见理论成果”的艺术蓝图。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05日 16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