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02:24星期五申请收录标签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大卫·弗格森:停滞的眼光难懂鲜活的中国 走进方得理解丨似是故人来

新闻聚焦admin2023-07-12254

科学家李约瑟来中国之前,他与很多同时代的英国人一样,认为传统落后的中国在科技领域没有大的贡献。上世纪40年代开始,李约瑟到中国的11次游历考察,革新了他以往的认知,成就《中国科学技术史》皇皇巨著。正是李约瑟深度走进中国,打破了世界对中国古代科技贡献的误解。

在李约瑟踏上中国国土60多年后,他的同乡大卫•弗格森来到中国。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会压着一些相同的韵脚。在大卫•弗格森的英国老家,对中国的未知、误解甚至偏见并没有完全飘散,关于中国的负面信息或不难找寻,但是想要得悉全面真实的中国,如坠迷雾。

大卫•弗格森到中国后,作为媒体记者,他赶赴汶川地震前线,走进北京奥运会,参加上海世博会,行走中国城里乡下;作为图书编辑,他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英文版的翻译与出版,从全局了解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作为纪实作家,他深入各地调研采风,写下《从“广东制造”到“广东创造”》《生态北京:绿韵新城》《发现苏州》等系列著作。

“亲历”是最好的老师,从最初“保留态度”的审视者,变为主动讲述中国的传播者,他的一篇篇文章、一本本著作,都在努力用国际社会容易理解的语言,将真实的中国传播出去。

不可否认,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并非不了解真相,可能是出于立场和情绪上的敌意。大卫•弗格森说,无数西方评论员将中国看作静止的照片、油画,而真正的中国,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每天都在进步。走进中国的角角落落,才能更好地读懂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偏见带来猜疑,走进增添理解,人际关系如此,国与国更甚。所以,大卫•弗格森认为,一方面,西方世界应放下偏见,积极走进真实的中国;另一方面,中国应创新渠道和方式,以西方世界听得进、读得懂的语言,讲好自己的故事。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寄厚望于青年。大卫•弗格森举例,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的酷炫和实力在世界范围靓丽“出圈”,他们是文化交流的使者。西方的年轻人或许很少读中国书籍,但他们乐于倾听中国单板滑雪冠军的故事。

同在中国,面向世界。7月11日晚21:10,《似是故人来》第三季第2期,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对话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大卫•弗格森,让理解替代阻隔,让心距更近,让更多国家相向而行。

本节目中国网、江苏卫视同步首发,新浪微博、B站、百度百家、腾讯视频等多平台联合播出。

(撰文:李芳 审稿:张宁锐)

来源:中国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