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今天(14日)发文阐述如何看待有关国际机构发布的阿斯巴甜评估结果。
2023年7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公布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公布“维持阿斯巴甜原风险评估结论,按照目前剂量和范围使用,不会对消费者产生健康危害”。阿斯巴甜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及中国、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批准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致癌物质的致癌风险通常由两个因素决定。其一是致癌能力,IARC主要依据人类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报告、动物试验和生物学机制研究等,将致癌证据强度分为1类,2A、2B类和3类(其中1类具有人类致癌性,2A类对人类很可能致癌、2B类对人类可能致癌但缺乏充分科学证据,3类为尚无法分类);另一因素是暴露水平,指人体实际摄入或接触该有害物质量的多少。IARC将阿斯巴甜列为2B类可能致癌物,说明其对人类致癌性的科学证据尚不充分,需进一步研究考证。通过对其用量进行控制管理,能够保障其使用的安全性。
CAC批准阿斯巴甜可用于冷冻饮品、口香糖、糖果、焙烤食品、水产品、调味品、碳酸饮料等,规定最大使用量为0.3~10.0g/kg。我国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阿斯巴甜的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等进行严格规范管理。CAC和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采用了相同或相近标准。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国家癌症中心结合JECFA最新评估结果和我国居民消费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估,阿斯巴甜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我们将继续关注IARC和JECFA等组织机构的风险评估动态及各国反应和举措,通过最严谨的标准和最严格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的底线。
此前报道
阿斯巴甜危害及风险评估报告发布:每日限量内可放心食用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14日发布了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报告,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2B类致癌物)之列,认为只要摄入量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可放心食用。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工甜味剂,化学名称为天门冬酰苯丙胺酸甲酯,被食品工业视为代替蔗糖的甜味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阿斯巴甜广泛应用于无糖饮料、口香糖、酸奶等各种食品和饮料产品中。迄今,阿斯巴甜在食品中的使用已在全球近100个国家获得许可,但围绕阿斯巴甜对健康的影响,数十年来争议不断。
在14日发布的这份最新评估报告中,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援引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2B类致癌物)。具体来说,阿斯巴甜对人类致癌的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癌症及致癌机制的证据也都有限。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在评估报告中重申,评估数据表明,并无充足理由改变此前确定的每日每公斤体重40毫克以内的阿斯巴甜允许摄入量标准,一个人每天的阿斯巴甜消费量在这个限度内是安全的。
世卫组织官网14日发布的一份新闻公报说,针对阿斯巴甜的健康影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上述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进行了独立和互补的评估。经过审查现有科学文献,两方面的评估都指出,阿斯巴甜在癌症和其他健康影响方面的现有证据存在局限性。
世卫组织营养和食品安全部门主任弗朗切斯科·布兰卡在新闻公报中说:“对阿斯巴甜的评估表明,虽然在常用剂量上阿斯巴甜安全性并不是主要问题,但已对其潜在影响作了描述,而且还需通过更多、更好的研究来进行调查。”
来源: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
这种链接千万别点!上海辟谣平台发布提醒:混管核酸异常,点链接查阅系新骗局
明年起,澳门私家车可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内地
接档《如果国宝会说话》,看《奇妙中国》用童话视角打开“中国科技新国宝”
河南文旅将创新打造元宇宙落地场景“元豫宙” 开辟游客体验新时空
电影《倒数说爱你》首曝正式预告 陈飞宇周也倒转时间奇迹相恋
网易云音乐贺迎欣湖南卫视献唱,被郁可唯赞为“治愈人生的声音”
《长沙夜生活》曝爱情预告预售开启 尹昉张婧仪跳桥水中告白
列车凶杀案受害者表姐:赔偿基本已谈成
河南大有能源耿村煤矿失火致5人失联,火势仍在继续
我国科学家发现4.38亿年前古鱼类新属种“九江江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