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柴科夫斯基的妻子》剧照
李梦
当我们谈论俄罗斯古典音乐历史,柴科夫斯基是无法绕开的存在。他的交响曲、芭蕾舞剧和为数众多的钢琴小品等,时至今日仍在全世界范围的歌剧院和音乐厅中常演常新。去年,一部关于这位伟大俄罗斯作曲家生平的电影《柴科夫斯基的妻子》亮相法国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从一个少为人知的侧面,揭开传奇和光鲜背后的挣扎、哀伤与落寞。
俄罗斯名导基里尔·谢列布连尼科夫是戛纳电影节的常客,他近年上映的多部电影,皆意在洞察人性之繁复幽暗。新作《柴科夫斯基的妻子》看似谈论俄罗斯伟大作曲家其人其作,实则将大量篇幅用来摹写安东尼娜·米柳科娃——柴科夫斯基唯一的妻子。每当人们谈论柴科夫斯基的爱情,总会提到他与梅克夫人缘悭一面却惺惺相惜的知己之爱,殊不知,他与妻子安东尼娜昙花一现的婚姻以及此后伴随这无爱婚姻的互相拉扯与彼此折磨,才是“老柴”心中挥之不去的沉重暗影,为他后半生创作的音乐染上沧桑悲凉的基调。
整部电影,不论情节抑或画面质感,都是灰暗的。从安东尼娜以狂热爱慕者的身份出现在柴科夫斯基的生命里,便注定了这将会是一场进退失据、有始无终的悲剧。错配的婚姻、无性的爱情,让柴科夫斯基与安东尼娜的欲望都无法找到出口。新婚后的两人,仅仅在一起生活了六个星期,就以作曲家的精神濒临崩溃而告终。三十八岁的作曲家逃离了婚姻,此后再也未与安东尼娜见面,而这位可怜的妻子,一面要忍受丈夫的冷漠,一面要应对世俗的偏见,隐忍多年后,因精神疾病而离世。
《柴科夫斯基的妻子》片中,有一处十分耐人寻味的片段:为柴科夫斯基撰写墓志铭的时候,安东尼娜斟酌再三,究竟应该用“伟大的”还是“心爱的”来形容丈夫?安东尼娜的纠结,恰恰印证了两人在婚姻中的悬殊地位。诚如片中“老柴”友人说的那样:柴科夫斯基宛若太阳,平凡如其妻,不自量力地靠近,只会被烈焰灼伤。
原本以为此片配乐会大量选用“老柴”原作的精彩乐段,谁知导演偏偏反其道行之,将柴科夫斯基本人的作品减之又减,只有家中琴房、音乐厅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场景,短暂地出现了老柴的作品片段。这显然是导演熟读作曲家生平及安东尼娜书信后的刻意为之。从史料中看,安东尼娜对于柴科夫斯基的那些伟大作品所知甚少,依她的天资,绝难与天才丈夫在音乐创作上擦碰出怎样热烈的火花。片中“老柴”音乐的缺席,亦象征了这场亲密关系中对话与陪伴的不复在场。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以“无”摹写空空荡荡的爱情与婚姻,亦是再恰切不过。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