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08:31星期五申请收录标签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跨越72载,《谁是最可爱的人》影响一代代中国人

新闻聚焦admin2023-07-20413

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展览部职员张霁雯的办公桌上,作家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有4个版本,分别为1951年、1958年、1973年、2018年出版。文学馆珍藏的1951年版《谁是最可爱的人》纸张早已泛黄,但那些文字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发充满力量。7月27日,《谁是最可爱的人》手稿和这4个版本将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展览中展出。

历经艰险来到前线

魏巍写下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是1951年。那一年,他31岁。

魏巍

“我父亲作为战地记者去朝鲜,这不是事实。”魏巍女儿魏平说,1950年,她父亲从第19兵团骑兵团调到总政治部后,任教育科科长,负责为战士们编写教材。

按照魏平的讲述,朝鲜战争爆发后,一直在部队出生入死的魏巍亲临战场的心情迫切,他的愿望很快变成了现实。1950年12月,魏巍和新华社顾问、英国共产党员夏皮诺,新华社处长陈龙一起,冒着风雪出发了。此时,正是志愿军战士入朝作战一个多月。“当时,总政派我父亲到朝鲜是为了了解美军战俘的思想情况,以便开展对敌政治斗争。”魏平说。

来到战俘营后,魏巍接触了很多美军官兵,不少人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有极大的厌战情绪。魏平说,父亲曾回忆,令这些俘虏没想到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如此难对付,是最不怕死的军队。“他跟这些战俘谈话的时候,曾发问‘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侵略朝鲜吗’,美国人说,他们是执行联合国的警察行动,为了防御共产主义的威胁。”魏巍继续与美国士兵的对话:“你知不知道美国距离朝鲜有多远”“大概有5000公里”,魏巍接着反问:“5000公里以外的朝鲜怎么会威胁到你们美国这个自由世界呢”,美国兵答不上来,耸了耸肩。

1952年,魏巍(右)朝鲜三登野战医院访问志愿军模范护士罗克贤

魏平根据父亲的回忆,还说到一个细节,有一次会议正在进行,一个美国俘虏竟然当众解开裤子,想通过耍赖,发泄对志愿军的不满和抗议。魏平说:“我父亲对他大声斥责道:你把裤子系好!”这个美国兵两眼直直地望着,害怕了,立即把裤子拉上了。魏巍说:“这里不是你们美国人可以为所欲为的地方,这里是文明的东方,你们已经成为中朝人民的俘虏,你们要老老实实的,不然没有好下场。”

关于战俘营的所见所闻,魏巍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了总结。原本,他们一行三人至此就可以回国,但他们都想去前线。白天,美军在空中狂轰乱炸,三人坐着吉普车昼伏夜行,因为不能开车灯,只能沿着漆黑的山路艰难前行。车过汉江,桥被炸得不见踪影,只能在浮冰上通过。12月的汉江,冰面有了裂缝,司机在魏巍等三人的鼓动下开足马力猛冲过去,冰面在车轮下啪啪作响,江水从冰面缝隙处涌动而出,在车后卷起高高的浪花,车被冲上对岸。

魏巍等三人东摸西行,终于在汉江南岸摸到了一个师的指挥所,魏巍留下来,在前沿阵地采访了三个月。

1952年夏,第二次赴朝时与63军战斗英雄合影,自左至右:刘光子、王永章、魏巍、郭恩志、李蕤、李满。

从心底里蹦出来的题目

“那三个月,我父亲跟我们说过,真是终生难忘。”魏平说。

在前线,魏巍亲眼见证了战士们杀敌的英勇,在敌我力量非常悬殊的情况下,很多战士被爆炸声震聋了耳朵,满是弹坑的土地,像是深耕过一样,令人触目惊心。

魏巍长期在部队工作、生活,与战士们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次到朝鲜,这种感情更加深了一层。他曾回忆道:“我更加觉得战士们的可爱,我看到他们在朝鲜战争中虽然面临的任务是那样的艰巨,作战环境是这样艰苦,但是我们战士的英勇比起过去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所看到的,特别这种英勇的普遍性,更是空前的。”魏平特别提及她父亲在一个步兵团了解到的一个惊人数字,这个团到第三次战役结束,伤员随队作战的人员数量比送到医院休养的人员还多。“许多人问他,《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是怎么想出来的?他说,这不是我想出来的,这是我心中蹦出来的,是长期感情的积累。”魏平说。

1952年夏,与188师领导在朝鲜助田洞合影,从左至右:弃里三、徐成功、李真政委、魏巍、李蕤、张英辉、陈英。

关于《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创作过程,魏巍说过:“在朝鲜时,我写了一篇《自豪吧,祖国》的通讯特写,里边写了20多个我认为最生动的例子,带回来给同志看了看,感到不好,就没有拿出去发表。因为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以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就只选了几个例子,在写完后又删掉了两个。”最终,《谁是最可爱的人》再现了松骨峰战斗,这正是魏巍在志愿军38军112师335团采访后所得。文中,魏巍还写了志愿军战士冒着浓烟解救朝鲜小姑娘的故事,以及战士们在防空洞里,边和着雪吃炒面边谈论理想的生动片断。

魏平说:“我父亲的心里有一团火在燃烧,他想告诉生活在和平环境的祖国人民,是什么样的人在保护着你们,他们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回国后,魏巍含泪写出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看后特别激动,他认为,这篇报告文学不仅写出了志愿军的崇高品质,同时说出了人民要说的话,是对志愿军最好的概括和最好的赞颂。1951年4月11日,《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朱德总司令将此文推荐给毛泽东主席,毛主席批示“印发全军”。

值得一提的是,魏巍不仅留下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经典之作,他写下的长篇小说《东方》曾获过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此次展览中也将展出该作不同版本。

《谁是最可爱的人》不同版本

读者来信珍藏70余年

《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后,魏巍接到大量读者来信,魏平能看到珍藏至今的读者来信也有400多封。魏平最近开始着手整理这些信件,一字一句仔细读过,穿越时空的文字即便在今天也打动人心。

有一位志愿军战士在信中这样写道:“在朝鲜战场的日日夜夜里,您是我们最熟悉的,最欢迎的文艺工作者之一。我们常常为您把我们写的太好而惭愧,我们常常奇怪您为什么会这样熟悉我们的生活,懂得我们的思想。”这位战士还写道,战士们有的感动流泪,他们的思想行动,祖国人民都知道、都关心,连吃冷水拌炒面这一点苦,人民都记着。“当我们连续不休息的晚上行军的时候;当我们在漆黑的夜晚翻大山,雨淋湿了衣服,路又滑的时候;当我们因运输问题吃不上粮食油盐的时候……,我们常常忆起您告诉过全国人民的话: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

魏平还发现了一位叫唐昭敏的聋哑学生的来信,她在信中写道:“今天,我向你保证,我一定要好好地学习,顽强地学习,攻破科学堡垒,掌握科学技术,完成祖国交给我的任务和我们最可爱的人对我们的希望。”

魏巍足以欣慰的是,他通过《谁是最可爱的人》以及长篇小说《东方》,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被一代代中国人继承。“非常可喜的是,在祖国遇到危难的时候,不管是在抗洪救灾中,还是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国人都践行着这种精神,发扬着这种精神。那就是为了祖国和人民,舍生忘死肩负起重担的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魏平说。

【作品简介】

《谁是最可爱的人》由作家魏巍完成于1952年,该作揭示了一个主题,即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部报告文学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