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06:29星期五申请收录标签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上游观察丨老年食堂不“老”:留得住老年人的“胃” 也抓得住年轻人的“心”

新闻聚焦admin2023-07-29291

“吃了网红牛肉面,喝了手打柠檬茶,还带了一袋包子花卷馒头回家……”7月初,在江北区华新街街道桥北社区老年食堂,吃完牛肉面的李小姐发了这条朋友圈。

提到社区老年食堂,在很多人印象中,或许都是老年人的“专属地”,但如今不少社区老年食堂,也正在俘获年轻消费者的“心”。

今年7月初,重庆启动“渝悦养老·幸福食光”社区老年食堂建设行动,到今年8月底前,重庆每个区县都将至少建成一家老年食堂。一个月时间,这些社区老年食堂建设得怎么样了?老年食堂如何做到“叫好又叫座”,甚至让年轻人吃完打包还晒朋友圈?

干净卫生、好吃不贵、智能科技、定制上门……原因就藏在这些“走心”又“走新”的举措中。

中午11点过,在江北区华新街街道桥北社区老年食堂,老街坊们围坐起来,等待着各个档口开餐,一群银发族当中,发现有不少年轻人也来“蹭饭”,基本呈现“五五开”的场面。

与传统的社区食堂不同,这里说是一个小型美食城也很贴切,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餐厅内宽敞明亮,开放式厨房提供特色面食、碗碗菜、豆花饭、手工饮料、套餐、冒菜等。

在张贴的价目表上可以看到:大白馒头2元,社员价1元,老人社员价1元;小面7元,社员价5元,老人社员价3元;豆花饭7元,社员价5元,老人社员价4元,周日3元……

“好吃不贵,方便实惠!”70岁胡光华老两口是食堂的常客了,她对老年食堂啧啧称赞,下楼就能吃现成了,不用买菜洗碗了,还吃得放心,网红牛肉面、包子花卷都是夫妻俩的最爱。

这也是大多数老年人的心态,吃得方便,价钱合理,还能和老兄弟姐妹一起聊聊天。

在白案档口,蒸笼已经上汽了,不少食客都在等着这几笼包子出锅。

记者作为面食爱好者,实在不想错过,也加入了其中。掰开新鲜出炉的肉包子,只见瘦肉颗粒可见,面皮劲道。白案工艺复杂,想要做好不容易,这下楼就能买到这样的手作好物,年轻人是发自内心羡慕,啥时候咱家“家门口”能开一家。

与桥北社区食堂的人潮如织不同,位于江北区盘溪三支路的石马河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内,一盆盆新鲜炒制的菜陆续出炉,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分餐盒。

红烧肉、炒肉丝、炒莲白……根据每位老人的不同需求,午餐盒里的菜品搭配也不尽相同。老年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预订套餐,根据荤素搭配,对米饭的软硬,菜品的咸甜,“中央厨房”都能实现定制服务。老人们可以到食堂来堂食,也可以自取回家,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由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送餐上门。

在社区里,这群年迈、孤寡、重残等特殊困难老人,也被很好地照顾到,送餐上门解决了吃饭难题,促进老年人就餐便利化可及化,用一餐饭的温度,让老年人“暖胃”更“暖心”。

除此之外,在数字重庆建设的大背景下,智能化、数字化也用在了老年食堂里。

在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明珠社区数字化社区食堂,不用带现金,也不用拿手机,刷脸就能吃饭,还能计算出这一餐的碳水、脂肪、蛋白质含量。

食堂每天提供6荤6素1凉菜和4道面点,食客自助取餐,设备称重计费、智能结算、无感支付,还能显示所含营养成分,并依托智能系统大数据分析,生成个人营养周报的营养指导。

数字食堂担当起老人的“健康管理师”,做到心里有谱,吃得健康。

这些“走新”的举措,不仅为老年人就餐带来便利,也俘获了年轻消费者。

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重庆已新建完善老年食堂35家,到今年8月底前,重庆每个区县都将至少建成一家老年食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百姓生活最基础的大事。老年食堂越建越多,越建越好,把服务送到老年人“家门口”,送到老年人心坎上,不仅解决了老人的吃饭难题,还缓解了广大子女的后顾之忧。这件民生“食”事背后,折射出的也是一座城市的民生“温度”。

上游新闻记者 李舒

来源:上游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