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05:39星期五申请收录标签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谢华良:儿童文学的“麦田守望者”

新闻聚焦admin2023-08-11324

“正是盛夏,外面很热。大榆树上的知了叫得正欢,园子里的玉米和葵花,好像才几天工夫就蹿出了一大截儿。房檐上的一窝小燕子,叽叽叽地探出黄嘴巴……”(引自《陈土豆的红灯笼》)

30多年前,当20岁出头的谢华良为自己的学生写故事时,他并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儿童文学作家,用文字讲述他心目中的乡土、乡村、乡愁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

谢华良,吉林省农安县人,当过村小教师、中学教师,现为农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他还有一个身份——儿童文学作家。30多年来,他发表中短篇小说200余篇,出版儿童文学作品30余部,多篇作品被选入《儿童文学选刊》《中国年度最佳儿童文学》及多种年度选本。他还是冰心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

他坚守乡土文学创作,将笔触聚焦留守儿童和乡村少年,抒写亲情、陪伴、责任,更抒写淳朴、善良、担当。有评论家认为,谢华良笔下的中国“好男孩”,有最纯粹的“中国味道”。

用文学滋养学生心灵

1966年,谢华良出生于吉林省农安县青山口乡柳条沟村。农安历史悠久,古称黄龙府,在辽、金两个朝代达到鼎盛。如今,这里是全国十大产粮大县,盛产玉米、杂粮等。广袤的黑土地和深厚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一片丰饶的文学沃土。

谢华良从小喜欢读书,但家里条件有限,可供阅读的图书种类和数量很少,每有读书机会他都倍加珍惜。“那时不像现在,当时能看的书少,每次父亲带回报纸和小人书,我都迫不及待地阅读,在书中收获快乐。”谢华良说。

在一望无际的玉米地边上,一所红砖青瓦的村小掩映其间,这就是谢华良曾任教的地方。1984年,谢华良成为柳条沟小学的村小教师。除了上课,他还给孩子们订阅了不少文学期刊。乡村偏僻,期刊经常不能按时送达,为了让大家有书读,有故事看,谢华良萌生了自己给孩子们写故事的想法。

“苏自力是我哥,我叫苏更生,我们哥俩合起来就是自力更生。”(引自《苏自力的秋天》)

“天没亮,我和妹妹就骑着那辆自行车出发了。四周的景色还模糊着,只有脚下那条通向远方的路,微微泛着白;屯子里的公鸡正在一声声报晓,走到几里外的另一个屯子,它们的歌唱还在此起彼伏;头上几颗亮晶晶的星星还没有落下去,在温厚而深情地冲我们眨着眼……”(引自《那辆自行车》)

夏日的夜晚,就着窗外的虫鸣,批改完作业后,谢华良在稿纸上沙沙地写作,一个个充满童趣的故事便从笔尖流淌出来。

后来,谢华良从村小调到了青山第二中学。当时学校的孩子主要来自周边的三个村——松花江村、柳条沟村和青山口村。谢华良利用学校里唯一一台刻录卷子的机器,把学生们的优秀作文印在一张小报上,并选取三个村名的首个汉字,将小报取名为《松柳青》。

多年以后,他的一名学生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感慨道:“对于一本课外读物都没有的农村少年而言,看下一期《松柳青》成为一种由衷的期盼。”

1988年,谢华良的第一篇作品发表在北京的《儿童文学》上。1995年,谢华良第一次获得冰心儿童文学奖。“那一年,我本来有机会到北京领奖,见到仰慕已久的冰心老师,但是由于当时农村通讯不发达,我是在半个月之后才得知获奖消息的。”1999年,他凭借中篇小说《麦子,麦子》再次获得冰心儿童文学奖。此时,冰心老人已经去世。没能见到心目中的偶像成了他一生的遗憾,但他把遗憾变成了写下去的动力。

守住最坚韧的乡村力量

乡村男孩陈土豆、老街少年桑麻、骑行小子彭大蓬、听障儿童小六子、智障孩子逗逗飞……在谢华良的作品中,主人公大都是乡村少年。

“谢华良是一个出色的讲故事高手,他特别擅长刻画少年男子汉形象。”《文学报》主编陆梅曾这样评价他。“小说里的这些男孩无论有着怎样的家庭遭际,性格如何顽劣,当接踵而来的生活扑面砸来时,他们都有各自接招的方式。”

“陈土豆生病了。考完期末试,一回到家他就病了。他对自己说不能病,不能病,还要给妹妹做饭呢。妈妈不在家,妹妹饿了怎么办?”(引自《陈土豆的红灯笼》)

在众多“好男孩”中,谢华良最满意的是“陈土豆”。《陈土豆的红灯笼》是一部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作品,讲述了15岁的留守儿童陈土豆,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一片天空,生动塑造了一个乡村男孩的奋斗形象。

陈土豆的爸爸妈妈长期在外打工,他在家里照顾年幼的妹妹。后来,爸爸妈妈生病回家,他又扛起了照顾父母的责任。看似艰苦的生活环境,造就了面对困难不畏惧、不沮丧的有志少年,陈土豆不仅挑起生活的重担,更展现出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善与爱和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

《陈土豆的红灯笼》同时获得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出版至今已经印刷30余次,“陈土豆”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和喜欢。

“儿童文学与其他创作不同,创作者不仅要有童心,更要有良心。”在谢华良看来,儿童文学创作不仅要讲好故事,更要让孩子们找到自我,了解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和担当。

《麦子,麦子》《朋友洋钉》《苏自力的秋天》……谢华良早期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了《我很纯朴》系列作品,在谢华良看来,乡村孩子身上的那种淳朴,是一种优秀品质,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将这种正直、善良、勇于担当的品质保存下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自身视野的开拓,谢华良从写自己逐渐过渡到关注留守儿童、随迁子女、寻根少年,他笔下的孩子们也开始了更多的梦想和追求。

他的《金色阳光》系列作品《骑行少年》《大雪封山》《爷爷的森林》,讲述了以主人公彭大蓬为首的一群骑行少年的故事。他们骑行在草原、雪山和森林中,不断磨砺自己,克服困难,最终寻找到人生真谛。“彭大蓬是我倾注很多热情和心血的人物,大雪封山是小时候经常面对的情景,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作品,告诉孩子们在遇到困难时要敢于挺身而出。”谢华良说。

最近,谢华良又出版了一部乡村题材小说《秧歌湖》。书中以秧歌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讲述了东北平原上秧歌湖旁一个叫作“秧歌屯儿”的村屯,屯儿里人都喜欢扭秧歌。随着秧歌湖要被开发,秧歌屯儿也要随之搬迁。书中的主人公英淘在城里读书,暑假回家后,看到老人们在努力留住“乡愁”的记忆,很受触动。

永远的“麦田守望者”

从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到全国大奖获得者,近40年来,谢华良有过很多走出农安的机会,但是他从未想过离开。他说,故乡是他的根,乡村是他创作的源泉。

“陈土豆,我倒觉得你越来越像一头毛驴了——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坚忍不拔、乐于奉献、大公无私……”(引自《陈土豆的红灯笼》)在谢华良的作品中,经常有“毛驴”的形象出现,它们沉默执着甚至有些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谢华良说,在某种程度上,他就像自己作品中的“毛驴”。早年进行创作时,他坚持一定要手写,手稿纸攒了一摞也不肯用电脑,他觉得好作品都是反复打磨修改出来的,一定要把文字落在纸面,反复推敲揣摩,保留修改痕迹才行。

“我不比别人聪明,但我比别人更能坚持。”回顾自己的创作之路,谢华良这样说。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儿童文学的创作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冲击,农村题材的作品更是首当其冲。那时,谢华良到农村学校采风时,发现孩子们读的都是奇幻、穿越、仙侠等网络文学,不再对传统的儿童文学感兴趣。一些约稿编辑要求他写作多用一点“时髦话”“网络梗”,这样书更好卖。

但谢华良依然不为所动。他坚信:“文字是文学的根源,它能让人心静,这份文墨书香带来的特殊感觉和它给人的浸染,或许是网络文学永远无法取代的。”

2004年,谢华良被调至农安县教师进修学校,尽管不再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他的创作初心从未改变。他始终在思考,如何通过文字点亮乡村孩子的人生,在成长的道路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光和热。“我希望他们能走出去,希望通过文字,给予他们向高处看、向远处看的精神力量。”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2014年,谢华良担任农安县作家协会主席,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文学创作队伍中。

在他工作的农安县教师进修学校,一间文学创作室宽敞明亮,几位作协会员正在热烈地讨论着创作方向。目前,农安县已经形成了一个60人的儿童文学创作群,其中很多人都是县城或者乡村的中小学教师,他们通过线上微信群的方式沟通,定期邀请专家讲座,同时定期与多地儿童文学作家沟通交流,碰撞思想火花。童诗、童话、散文、小说……一篇篇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学作品在国内知名刊物上发表出来,也将新时代乡村少年儿童的群像展示给读者。

“谢华良的写作不走捷径,不搞花架子,不玩吸引人的技巧和包装,是极其真诚、质朴、一步一个脚印地写出来的,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文学最本质、最高的要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吉林省作协副主席薛卫民说。

“谢华良是一位保持童心、不断营造感动的作家。他的作品情感表达最充沛的地方,恰恰是他对自己儿时生活刻骨铭心的爱,是作家对自己儿时生活和当下少年儿童生活的持续理解和关照。这种爱、理解和关照,在作品中迸发出迷人的色彩,形成一种天成的自在。”儿童文学评论家、东北师大文学院教授侯颖说。

谢华良更喜欢把自己比作“麦田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他很喜欢的一本书,书中的一段话也成了他的座右铭:“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在往哪里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

(郎秋红 李双溪 李典)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