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903:28星期天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一个历时5年的出版故事 ,一本有温度的诚挚力作

新闻聚焦admin2023-08-15369

作者 | 韩宝娟

(济南出版社编辑室主任)2018年底,我们有幸约到全景式数学教育创始人张宏伟老师的书稿——《全景式数学:破解20个教学关键点》,彼时,作为一名更希望能多出版一些国内有影响力老师课堂教学变革的责任编辑,我更看重的是书中教学流程的创新设计和教学案例的可参考性,对书稿梳理小学数学教学关键点并没有清晰、准确的认知,甚至是有点茫然的:耗费大量精力去查证、梳理再撰写出每个字与词的初始意义与引申含义,与直接了解“追本溯源”的词典注释相比,价值到底几何?

1理性而非常规的编稿过程

带着疑惑,我和编辑团队开启了漫长的编稿过程。这个漫长,一是遇到疫情,二是要一点一点去查找资料,或佐证书稿内容,或提出质疑与宏伟老师研讨和商议,急不得,更无法急,有时候一两天也找不全一个字的相关资料。

对每个关键词的每一个字,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等的演变的查证耗费功夫是自然的,每个关键词的教学流程与教学案例是对编辑的理解能力和编稿水平是个极大的考验,因为,这样的数学概念从理论追溯到实践落地,是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开创之举,编辑要能准确捕捉作者的设计理念,做到不乱改又要能提出有见地的修改意见,这就需要前后结合、多读多品几遍,再审慎提出建议。这样的过程历时大约一年多,终于有了初步的定稿,我对书稿中所呈现的研究路径也算有了明晰的认识:通过出版这本书,这种做学问式的研讨方法,我们编辑团队亦是受益匪浅。比如“知”这个字,最早出现时的含义,追溯其演变,然后提出“全景式”的观点,基于观点,设计流程和实施教学案例,这样的研究,比直接给出如何教学关键概念的方式更能帮助一线教师获得多维视角的追根溯源,算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而在编辑团队未见书稿之前的认识,其实是编辑立场,属于书稿外的理性罢了。……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不久,与宏伟老师约定在北京见面,将书稿的编辑情况进行交流,希望宏伟老师对书稿中几处存疑进行修改后准备印刷。这次交流,让我得以真正了解《全景式数学:破解20个教学关键点》的缘起和研究过程:从2014年,宏伟老师就已萌生了整理小学数学中关键概念、关键点并进行全面解读、给出相应教学案例的想法,至本书稿初步完成交到我们编辑手里,中间竟是4年的时光!一位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名师,往往是非常忙碌,宏伟老师拿出大量精力并静下来研究本书的结构和内容。而对于出版书籍,作为特级教师的宏伟老师本可以用他自己的教学案例,再加一点设计思路的解读,就能短平快地完成一本专著,但是宏伟老师反其道而行,他用耐得住寂寞的执着一点点开展扎实而又极具创新性的研究和实践。我们编辑团队被宏伟老师的谦虚谨慎深深地震撼了。其实,我们出版社是希望尽早完成出版流程,让这本经历淬炼的作品早一点与读者见面。

2按下出版“暂停键”

当编校后的书稿交到宏伟老师手里后,出版社的预想是两三周能够解决疑问,然而,宏伟老师总是让等等。

很显然,关于这本书的出版自此出现了“停滞”。那个时期,全国的疫情此起彼伏,出差是一件风险非常大的事情,我与宏伟老师之间的联系,只能通过线上不定期的“交流”和“提醒”,甚至作为责任编辑的我有时胡思乱想,是不是有其他出版社在争取这部书稿?我有些灰心了。好在我对这本专著的起始工作以及最初的各种沟通和那一幕幕的故事历历在目,才得以安慰了自己。出版期间,宏伟老师飞到青海20多次,和参与全景式数学课程的老师们一起逐字逐句打磨,并高频率地网上研讨。我得知宏伟老师这般勤奋和辛苦,我决定“顺其自然”,默默等待,静待花开。这一等,又是将近两年……就在这些“默默的时光”中,宏伟老师对书稿有了三次大动作:一是请汉语言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编审字源演变;二是增加英文释义部分;三是依据新的课程标准,补充相关阐释。待到“宏伟老师的三次大动作”工作都完成后,几乎是又一本全新的书稿摆到出版社面前。我忽然发现,所有的等待都值得:专业力量的加持让追根溯源能够如同学术研究一样严谨;字源演变、英文释义与全景式数学教育观点组成了一个完整而又视野开阔、中西贯通的解读路径;新课程标准的阐释更能让阅读这本书的老师理解、落实课标精神和理念。

3编辑团队重新开始

很多时候,当自己一旦放下浮躁的心情,会有些意外的不一样的收获。在编辑“重启”编校《全景式数学:破解20个教学关键点》工作时,宏伟老师在定稿后,又对书稿做出了推翻、再推翻、又推翻、数次推翻,于是乎,我们又开启了重新的“重启”编撰,让我又深深刻刻地重新认识了编辑工作的意义。

编辑工作不再是简单地对资料的查证和引文查证,或是针对书中的教学案例看教学案例,而是将作者的书稿串联起来重新审视,提出各种疑问。我有了一种豁然通透、被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经过宏伟老师的“数次推翻”,我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能够精准地感受到这本书稿和书稿背后全景式数学教育创始人和他带领团队的老师们在做什么。其实,他们就是在打通古今、中西,给老师们、给孩子们一个未来世界的思维——互联互通,打破壁垒,打通勾连路径,基于对事物的完整理解和探索才可能有新的创造。更奇妙的是,在不断编校书中20个关键词的过程中,我仿佛感受到与它们的某种隐秘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无法用语言清晰描述,但能被清晰感知。对于反反复复的编校工作,我从未感受到一丝丝的职业倦怠,反而积极投入,每次耐心待着宏伟老师的“推翻”,因为每一次的“推翻”,我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让我觉得这“20个关键词”是我一遍一遍研读书稿中密密编织的一张立体、有机的网,它们于我,不再是一个个孤立存在的词,而是能够相互架构和支撑的结构化知识、能力和思维方式。这样的感受对我来说,很新鲜,我不再是站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审视书稿的编辑,而是与书稿有了一种直接的关联,有了一种情感上的链接,因为,我能清晰感受到除了理性的研究,里面每一个概念解读、每一处全景观点、每一则教学案例背后“全景式数学教育”的热烈而有无限的思维跳动、情感培育,而我自己,也在一遍又一遍的编辑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到自己认知的更新,以及感性力量对这本书的教育温度。

4“差不多”和真正权威

编辑团队亲身经历了宏伟老师对这本书稿倾注的心血,我们真正理解了宏伟老师对已经达到出版标准的书稿,为何还要大费周章修订,他只为给读者提供能体现课程标准最新精神、另一种看数学和数学教育的视角和尝试,如同他在课堂教学中,“没了自己”心中唯有学生一般的简单而纯粹。在一次次的编辑过程中,对关键概念的解读部分,我们不再是简单对照词典或某一份研究资料来佐证,而是希望能够真正提供业界有共识的严谨的学术研究观点。

于是,我们先是请山东大学汉语与汉语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刘祖国副教授审稿,又有幸请到北京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国际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国家语委原副主任、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河北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双新教授审核把关,让书稿中对关键概念的解读能够体现汉语言研究领域学术研究成果,做到真正权威。历经将近5年多的时间,终于在2023年6月,书稿编辑完成,又一次将书稿送到宏伟老师手中。

5跨越国界的定稿过程

对于本书的终稿,宏伟老师邀请了6位同行同时编校,大家将“最后”审稿意见反馈后,我想,这次可以定稿了!

“意外”再次发生——我将我们认为的终版书稿电子版发给彼时出国旅行的宏伟老师,出版社准备走线上作者确认印刷流程,宏伟老师又“踢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临门一脚”,即“继续推翻”:我们开始了时差6小时的“跨国”交流。精益求精的宏伟老师不断在审阅前一天修改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意见和想法。问题的关键是,这些新的意见和想法不是错误,而是一直在追求更好一点哪怕再好一点的宏伟老师对自己书稿的一遍遍审视和提问,于是我跟宏伟老师开玩笑,您这哪是出国旅行,这完全是出国改稿啊!一趟十几天的旅行,差不多每隔一天都要拿出三四个小时审稿,有时是对一个词反复推敲,有时是对一段表述的斟酌调整,有时是对某个图细节的进一步完善……我早上一觉醒来,总是会收到宏伟老师半夜一两点发送过来的修改意见。就这样,在即将踏上回国班机时,宏伟老师终于审定书稿。此时,我在心里默默说:您不仅是“数学疯子”,可以再加一个称呼“编校专业户”,让我这个责任编辑都自惭形秽的“编校专业户”!书稿的修改永远无法达到极致的完美,尤其是这样一部浓缩几千年词汇演变、中西关照又极具创意的教学实践的著作,研究没有尽头,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没有终点,奉献给读者的,唯有一颗赤诚的心。至此,《全景式数学:破解20个教学关键点》终于要付印了,它或许还有这样那样的瑕疵,但宏伟老师在撰写这本专著时所探索的研究路径和研究成果、在重新撰稿与改稿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严谨与“吹毛求疵”式的自我审视和质疑,都是对每一位与此书有缘读者的最大诚意。所有的付出与努力,只愿予您一点有益的参考,一点会心的理解与建构,一点教学中的改变,一起让数学教育惠泽更多的孩子!

韩宝娟于济南

2023年8月8日

来源:大众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