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北京报道
“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提及“我与地坛”,人们联想到的便是作家史铁生的文学作品。而如今,“我与地坛”北京书市在地坛公园正式开幕,这也是北京书市阔别10年后重回地坛。
9月8日至18日,“我与地坛”北京书市在地坛公园举办,书市开幕当天,海报新闻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独具风格的展区、各类精美的图书、络绎不绝的各年龄段新老读者……朦胧细雨中,这座拥有470余年历史的地坛,这场阔别10年的相聚,如何续写新的文化记忆?
重回地坛:40万种图书展示展销
一进入地坛公园,古树茂盛参天,数只鸽子在林间踱步觅食,一派怡然景象。而在道路一侧,展棚整齐有序排列,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前来寻找着心仪的图书。3折、5折、6.5折、10元3本……记者发现,不少展棚内,除了挂有“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的招牌,还标有醒目的折扣字样。
“我与地坛”北京书市现场
除了展棚内各类各样的书籍让人眼前一亮,一件件精美的老物件、独具现代风格的文创产品、别出心裁的手作同样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尽管从当天上午开始,就下起了蒙蒙细雨,但人们的热情丝毫不减,诸多读者撑着伞、穿着雨衣观展。
此外,记者注意到,本届书市设置了儿童友好专区,分为经典诵读区、益智娱乐区、皮影互动区、业务办理区四大模块。在该区域内,提供的笔墨纸砚等文化用品,还可供小朋友们现场体验活字印刷术;设置的地面飞行棋贴纸,还可使其投掷巨型骰子,进行互动娱乐。
记者获悉,本届书市为期11天,贯穿北京文化论坛。展场总面积1.5万平方米,设置“主题出版展区”“北京文化展区”“名社展销区”“儿童阅读展销区”“实体书店展销区”“进口原版图书展销区”“全民阅读推广区”“特色文创展销区”等8大专区350个展棚,208家参展商集中展示展销40万种精品图书,创历史新高。
69岁读者:曾在书市购买近百本书
地坛书市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知名度、参与度很高的群众性文化盛事。此次北京书市重回地坛,也让“老友”们得以重拾美好回忆。
“自从书市搬到朝阳公园以后,我就没再去过,因为离我家太远了。前两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书市又回地坛了,我就说‘那我得看看去’,所以第一天就来了。”市民李女士(化姓)今年69岁,当她得知北京书市重回地坛的消息后非常兴奋,提前在手机上查询了书市的开放时间。8日上午9点出头,书市刚开门没多久,她就已经到达地坛。
李女士(化姓)正在书市内挑选图书
记者最开始见到李女士时,她正在一展棚内认真挑选几本国学经典作品,而此时她手臂上,已经拎着在另一展棚选购的6本书。“我岁数大了,总是关节疼,就买了几本关节方面的书,还有一本是《伤寒论》。国学作品是我很早就想买的,看到这里价格很便宜,就想多挑几本。”
“第一次办书市那天我就来买书,已经记不清来过多少次了,最起码得来过十几次。”李女士说,多年累计下来,她在北京书市上购买的书已有近百本。“以前我每次来书市就会拿一个大背包,但是现在年龄大了,视力不如以前了。原来一看就看一天,现在就算戴着眼镜也看不清字了,所以年轻人要趁着年轻多看书。”
对于书市的图书价格,现场不少读者告诉记者,不仅能在书市内淘到一些旧书,价格也相对便宜。以李女士已经购买的6本书为例,一共花费50元,其中最贵的一本为25元。而另一读者称,自己购买了两个版本的《唐诗300首》,共花费22元,“比在书店买的便宜一些”。
中图网:复工再出发
阔别10年,北京书市的回归,不仅点燃了广大读者的阅读热情,也让参展商们充满期待。
“25年,再出发”“水去山长,期待重逢”……在北京书市现场,中图网展棚内的一张背景图片吸引了记者注意。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9月8日,也就是“我与地坛”北京书市开幕当天,中图网宣布:正式复工。
中图网展棚
“我参加过很多届北京书市,现在回到地坛,感觉很亲切。虽说今天才第一天,但是到现场的人不少,加上周边有这么多苍翠的古树,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场景。”该工作人员说。
关于展棚内的背景,该工作人员表示,“这次参展,我们带来了新书。即使受灾了,但还是要继续努力,再出发”。
故宫出版社展棚
在另一展区的故宫出版社展棚前,记者看到,有不少读者正在挑选心仪的图书,也有读者不时携带购买的图书前来盖章打卡。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故宫出版社此次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展北京书市,此次参展特意为读者准备了一些大众接受度较高的图书。
“专业性、学术性比较强的书,受众人群比较少,我们就准备了一些可能对大众有关联的书。相比来说,生活类、故事类的书,会更畅销。”该工作人员说。
同时,记者注意到,该出版社展棚内部分图书还标有醒目的“10元”“25元”。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展售的图书价格最低的为10元,大多数价格在50元以内,售价基本为2.5折、3折左右。
阔别十年,为何重回地坛?
地坛书市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知名度、参与度很高的群众性文化盛事。在2013年以后,书市改在朝阳公园举办。阔别10年之久,书市为何重新重回地坛?
活动承办方北京发行集团副总经理徐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进入新时代,广大市民文化消费热情高涨,特别是今年的春季,朝阳书市以空前规模创造了北京书市的新热度。另外,这10年以来,北京市民大众要求恢复地坛书市的声音一直都在,所以有这样的民意基础和消费市场。更重要的是,地坛公园对外承接大型活动的防火条件和古建保护条件也都具备了,所以作为主办方,在其硬软件基础上重新考虑启动书市。
读者正在挑选图书
徐威表示,在整个筹备布展过程中,包括对防火、古建的保护,都非常重视,尤其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对展棚和其他方面都做了很多防火措施。此外,考虑到书市期间,地坛公园4个门同时向读者大众免费开放,还专门做了应对最大客流量的预案,增加了安保人员力量。
“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再次举办书市。”地坛公园副主任岳欣表示,“与原来书市呈现的内容不同的是,展位变得更多,书的品种变得更为丰富,且本届的书市不仅是书的展卖,还伴随着宣传展示、各种多媒体的介入等,展览与售卖的比重各占50%”。
据岳欣预计,在11天的展出中,将接待20万人次左右,周末会迎来小的客流高峰,公园游客瞬时承载量在11万人次左右。
纸质书还是电子书?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地坛书市阔别10年回归后,人们是否还爱看纸质书?纸质书与电子书,是替代关系吗?
在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看来,北京书市作为一个延续时间长久的知名品牌,在10年后重新回归,一方面能够提振北京文化产业的信心,为其发展注入强心剂;另一方面,能够塑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北京带来书香气息。此外,北京书市也是图书出版行业的晴雨表,通过举办书市,图书出版从业者可以有效了解当前读者对于图书的偏好与消费需求,从而进行后续的布局。
同时,岳欣坦言,“虽然现在电子书很普遍,但是作为一名读者,同时也是主办方,我觉得纸质书是不可替代的,它代表了一种情怀,相信这次书市的回归对读者来说也是一次盛事”。
“得知地坛书市再次举办,很多朋友都很开心,可以看出,北京的文化底蕴一直都在。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相信大家都能找回同样的感觉。一位朋友告诉我,当年是自己一个人逛书市,现在都是带着孩子来逛,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记忆的传承。”徐威说道。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