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整版观察:坚持以系统观念治理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注重统筹兼顾、协同推进。本期观察版结合一些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成效,围绕运用系统观念治理生态环境进行探讨。
——编 者
以一盘棋思维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布 和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把祖国北方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
立足全国发展大局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多样化的自然景观,多元化的生态功能,多层次、有序化的生态格局等,决定了内蒙古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肩负着重要使命和责任。
内蒙古东西绵亘约2400公里,南北纵跨1700多公里,拥有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山脉、大沙漠等多种自然景观以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草原面积约占全国的22%,森林面积约占全国的12%,湿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6%。同时要看到,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均占全国的近1/4,是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在维护全国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内蒙古牢牢立足全国发展大局,坚持在全国一盘棋中谋划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近10年来,草原植被盖度由40.3%提高到45%,森林覆盖率由20.8%提高至23%,年均完成防沙治沙面积1200万亩以上,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沙尘暴天数由每年4.9天减少到0.6天,正在成为全国人民的碳库和纯净“氧吧”。对内蒙古而言,保护生态安全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必须牢记“国之大者”,坚持系统观念,立足全国发展大局,全力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通过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系统和全局角度出发,统筹考虑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种自然形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遵循自然规律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过去一个时期,内蒙古一些地方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系统性、协同性不够强,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没有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导致部分区域出现生态病久治不愈甚至愈演愈烈的态势。总体来看,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病源复杂,有的来自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有的来自长期粗放发展形成的思维定势,有的来自不良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根治这些久治不愈的生态病,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长期努力,精心调养,做到统筹谋划、整体施策、多措并举。
例如,经过反思总结乌梁素海长期治理却收效甚微的问题,发现乌梁素海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治湖必先治沙,治湖必先治山。为此,大力实施了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黄河生态廊道治理、乌拉山南北麓生态建设工程、乌梁素海东岸荒漠草原修复治理等工程,同时,生态补水、污水处理、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措施治理齐头并进。在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下,乌梁素海重现大泽风采。
实践证明,在内蒙古这样自然景观多元、生态功能多样的地方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着力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在内蒙古这样地域广袤、生态环境治理难度较大的地方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必须坚持既抓全面治理,又抓重点工程,以重点工程建设带动全面治理。在实践中,内蒙古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场标志性战役,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区施策、精准施策,强化全要素保障,带动和推动荒漠化综合防治工作整体推进、深入开展。
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发展和保护的关系问题,是内蒙古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过程中面对的重要课题。科学回答这一课题,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战略定位、体现内蒙古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坚持以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通过推动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一方面,用好用活制度抓手,着力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先后把全区51%的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在兴安林海“挂斧停锯”,让广袤草原“休养生息”,对重点沙漠“锁边治理”,为额尔古纳湿地勘界定标,营造林、种草、治沙规模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另一方面,严格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三山两带一弯多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生态环境实现整体改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内蒙古自然资源丰富,不能守着“金饭碗”过“穷日子”,关键是要找到并不断拓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着力健全绿色发展的制度机制,不断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碳汇交易机制等,积极探索并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发展模式,让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含金量”“含绿量”,降低“含碳量”。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林草沙资源,健全林草产业市场体系,推动实现林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建设森林食品、特色林果、木本粮油、林草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在库布其沙漠腹地建设200万千瓦光伏的治沙项目,通过实行“板上发电、板间养殖、板下种植”的立体生态光伏治沙模式,显著增强固沙锁水效果,在推动沙海变绿洲、黄沙变黄金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实践证明,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让生态优、环境美,也让产业绿、收入多,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就会更稳固、更持久,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能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美丽中国的战略擘画就会不断变为现实。(作者为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系统谋划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
郝 彤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荒漠化防治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以系统观念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既是对我国荒漠化防治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方法论。
宁夏是全国生态最脆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是唯一全境纳入“三北”工程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省(区),是我国“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宁夏牢记“国之大者”,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系统谋划,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将荒漠化防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大力弘扬“三北精神”,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宁夏区情的防沙治沙道路。
加强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荒漠化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把握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演化规律,综合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各生态系统之间、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彼此支撑的关系。宁夏始终坚持系统观念,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
在扭住水资源上做文章。紧扣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要素、是荒漠化防治中最为重要的自然制约因素,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把握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度,推广白芨滩“拦截洪水、雨天蓄水、干旱补水”模式,合理解决固沙与保水之间的矛盾。量水而行,以水定绿,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统筹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防止出现绿了一小片、黄了一大片的现象。
在构建大保护大治理大建设的工作格局上下功夫。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系统谋划黄河、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一河三山”和森林、草原、湿地、流域、农田、城市、沙漠“七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协同推进上中下游、干流支流、左右两岸、山上山下、地表地下整体治理,形成协同联动的大保护大治理大建设工作格局。
在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上求突破。先后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防沙治沙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禁牧封育条例》,以硬措施、硬办法切实巩固禁牧封育成果。探索开展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用能权、碳排放权“六权”改革,以资源要素改革破题,形成政府主导、项目带动、群众实干苦干、社会广泛参与的防沙治沙局面。立足全域生态体系整体性,综合土地沙化现状、土地利用结构、国土空间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等因素,坚持重点防治与区域防治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套,综合防治与产业发展相统一,探索出固沙防风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树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五带一体”防风固沙体系,以及外围灌木固沙林、周边乔灌防护林、内部经果林、养殖业、牧草种植、沙漠旅游业“六位一体”防沙治沙模式。
中卫市沙坡头防沙治沙,让沙漠倒退20多公里;“灵武白芨滩”防沙治沙,挡住了沙漠南移西扩,保护了黄河的生态安全……宁夏荒漠化防治,有效发挥了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促进局部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区域气候条件逐步改变,推动山川大地实现由“黄”到“绿”转变,不断筑牢祖国西北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格局。
推动生态改善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在本质上、目标上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新时代发展实践已经证明,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构成和重要支撑,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发展反映高水平保护的成效。很多荒漠化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区交叉重叠,荒漠化、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说,土地荒漠化既是生态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防沙治沙既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
宁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既防沙之害,又用沙之利,在防沙治沙的同时发挥沙漠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一方面,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以建设“绿色能源+生态治理”为目标,运用“林光互补”“农光互补”技术,采取“林草结合”模式,实现“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探索出“新能源建设+沙戈荒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新路径。另一方面,科学发展特色沙产业,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宁夏坚持把防沙治沙、改善生态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根源上保障沙区资源合理有序开发,科学发展沙区节水型种植业、循环用水型沙产品加工业、环境友好型沙区服务业等特色沙产业,不断深化国家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为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美丽新宁夏夯实生态基础。(作者为宁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
走出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
张再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我们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法论指引。贵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系统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
污染防治和扩绿增绿共同发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体,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长江和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贵州生态环境具有特殊性和脆弱性,推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既要采取有力措施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又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体现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贵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促进污染防治和扩绿增绿协同发力。一方面,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持续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完善城市空气质量应急管控措施;实施长江经济带“三水共治”,深化河(湖)长制,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统筹黑臭水体治理;加快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严格管控重污染耕地用途。另一方面,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等生态安全核心区域生态修复,实施重要河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在植树造林的同时,发展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业。新时代的多彩贵州,以系统观念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让青山常在、空气常新、绿水长流、土壤常净,绿水青山正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也进一步筑牢了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共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高质量发展依靠高水平保护得以实现,进而助力高水平保护。从根本上讲,二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贵州始终坚持系统观念,充分利用优良生态环境这一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一是在绿色农牧业上,树立大食物观,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果蔬、中药材、茶叶等山地高效农业,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二是在能矿产业上,强化资源的科学利用、循环利用、低碳利用,持续推进“富矿精开”,在提高能矿产业附加值的同时大幅降低生态环境压力。三是在特色制造业上,充分发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优势,加快数字化利用,大力实施产业数字化,推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推进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型。四是在绿色服务业上,依托良好自然生态和原生态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休闲旅居、现代康养等山地特色服务业。通过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使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共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同时要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强化制度执行,基本建立起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保驾护航。深入开展绿色屏障建设、生态文明大数据建设、生态旅游发展、绿色绩效评价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创新试验,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比如,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探索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开展生态文明评价考核;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构建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大生态环保格局;等等。又如,率先出台全国首部省级层面生态文明地方性法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颁布实施30余部配套法规,充分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同时,着力把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比如,“垃圾兑换超市”在许多地方开起来,从“一路走一路丢”到“一路走一路捡”,从乱扔乱堆到懂得分类,在把垃圾兑换成绿色积分的同时,生态保护意识也不断提升。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在人们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推动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美丽中国建设汇聚起强大合力。(作者为贵州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5日 10 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