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藏不住》这种挑战伦理边界的暗恋与甜宠撒糖的圈层剧并没有赢得目标受众与大众的喜爱。
张明浩
圈层化已然成为近年来影视剧发展的重要趋势,“迷雾剧场”“宠爱剧场”等更是从剧场定位便带有一种明显的“圈层”特质。而近年来火爆出圈的《开端》《一闪一闪亮星星》《卿卿日常》等作品,也都具有某种“圈层化”的定位,比如具有游戏化叙事风格、带有时空穿越、现实游玩的前两部作品便具有一种迎合“游戏圈层”的特质。这些作品大多是有圈层意识,但未完全圈层化,既能够满足部落圈层文化消费诉求,又能够“出圈”,赢得大众喜爱,实现了“部落圈层”与“大众”之间的“折衷平衡”。总的来说,这种“泛圈层化”的发展趋势,是目前影视剧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但是,很多圈层化作品也面临着“既没有满足目标圈层审美,又无法令大众接受”的尴尬。比如前段时间的《偷偷藏不住》就被本该为该剧“圈层受众定位”的书迷们批评“没有还原出那种近十年暗恋之情”。再比如更早的《约定期间爱上你》《我的邻居睡不着》也都是被目标受众批评过于套路、俗套。而这种尴尬也在提醒着我们,需要对当前热度较高、产业发展强势的“圈层剧”或影视剧“圈层化”创作进行冷思考。
影视剧圈层化发展趋势形成原因与诉诸对象
影视剧圈层化发展趋势的形成原因与当前互联网“部落圈层文化消费”这一时代文化特质有直接关系。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圈层剧”的集中生产,正是一大批“部落圈层”的青少年受众强烈消费诉求所促使的。正如鲍德里亚所言,“消费的一个基本机制,就是集团、阶级、种姓(及个体)的形式自 主化”。实际上,青少年借助“圈层消费”进行一种“身份划分”与“自主部落化”,目的是借此与同圈层对话、交流,并以此彰显身份、确定属性、找到同类。而“圈层剧”恰恰能够满足不同部落群体的独特审美喜好,成为一种圈层内部能够互相交流、产生共鸣、确定身份、增加圈层内个体信心的重要媒介。
影视剧圈层化发展趋势的形成也与分账剧商业机制有直接关系。因为分账剧是平台根据某一剧的点击观看情况、付费用户观看数量等指标分账给片方的剧集样式。所以,这便要求剧集一是要有极大点击量,二是能够促使受众进行消费。显然,在此逻辑下,深耕一个群体,瞄准特定圈层,做定制圈层剧,是较为稳妥的重要方式。
注重青年受众的独特审美是影视剧圈层化的主要特质与目的。比如《全职高手》满足的是电竞圈层受众“为电竞正名”的文化心理;《开端》那种游戏循环、游戏少年拯救老年人的剧情设置,则满足的是“游戏圈层”独特的游戏审美体验。
影视剧圈层化发展的加剧与变异
近年来,影视剧圈层化发展越来越朝向“精准圈层化”生产逻辑进行,圈层化生产不断细化、垂化,甚至固定化、模式化。近年来的《约定期间爱上你》《我的邻居睡不着》《人间烟火花小厨》《拜见宫主大人》《萦萦夙语亦难求》《少主且慢行》《扑通扑通喜欢你》《亲爱的柠檬精先生》《器灵》等作品,都是“精准圈层化”代表,它们大多聚焦一类圈层受众的审美喜好,专门钻研一种风格。比如《约定期间爱上你》《我的邻居睡不着》等作品都为“玛丽苏恋爱”剧情,深受初高中女性群体喜爱。再比如《拜见宫主大人》是将网络游戏与甜宠、古装等多维元素融合,讲述主人公穿越到自己玩的游戏之中,并在游戏中结交朋友、体验爱情的故事,备受游戏部落群体、甜宠审美趋向群体的喜爱。
但随之而来的,是这种“精准圈层化”“垂细圈层化”也逐渐变得异化。
一是此类作品成为一种“流水化”的工业产品,成为一种明显“套路化”生产的作品。以甜宠剧为例,垂化细化的甜宠圈层剧大多在故事设定上有着某种相似性,人物行动逻辑与故事演变逻辑都较为固定。《约定期间爱上你》似与网络霸道总裁IP文的叙事套路一致,且“合约恋人”的设置也早已在各种影视作品中出现多次。《我的邻居睡不着》那种“邻居误会—互助理解—甜宠恋爱”的设置也较为俗套。《偷偷藏不住》里“暗恋哥哥朋友”的桥段设置实际上也早已成为套路。这类剧情基本上就是按照“男女主偶然相识—误会争斗—理解帮助—甜宠撒糖”的套路进行,仅稍换一下故事背景与人物设置,就又产出一个新作品。
二是此类作品大多为点击量等指标而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营造“噱头”,以满足受众猎奇心理,使得内容异化。比如近期的《偷偷藏不住》所讲述的“未成年暗恋”的故事,便是一个具有“猎奇”特质的“噱头”故事,但这种“噱头”挑战伦理边界,甚至让大众产生了不适感。再比如《亲爱的柠檬精先生》在人物设置、故事逻辑上类似于《回家的诱惑》,尽管该剧有着“复仇前夫”的“噱头”,但故事逻辑等较为俗套,“归来复仇”这一噱头本身也不太具有新意。在这种异化趋势下,此类过于“垂细”的作品,极容易陷入“单调的重复”与“无序的张扬”之中,消耗尽受众的审美期待。
影视剧过于圈层化生产后的文化症候与生产危机
如今的“圈层剧”大多聚焦的是初高中青少年,这些青少年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各个维度上尚未定型。本就处于“圈层闭环”的他们,需要影视作品提供多元人生参考。但影视剧过于圈层化后,不仅不会让这些青少年们“理解世界”,反而可能会加剧个人主观情感,甚至加剧某种“戾气”——因为他们周边的人、部落、圈层都已经和自己完全一致,而他们看到的影视作品中的故事逻辑,又与他们的认知相同,这便可能会让尚未有完全性社会认知的青少年们走向“圈层洞穴”之中,无法分辨“自我”与“社会”,看到的内容仅仅为“被过度修饰后的内容”。这会导致青少年认知窄化,甚至过于理想、浪漫主义化。比如《约定期间爱上你》等甜宠圈层剧大多依旧是一种“灰姑娘与白马王子”的故事设置,这种“依靠男性拯救自己”的价值观念容易误导很多青少年,而灰姑娘与白马王子的故事,也容易让青少年心态浮躁、期待偶遇,沉浸于幻想泡沫之中,甚至影响其职业选择与人生选择。
过于“垂细”不仅可能会使受众陷入“圈层洞穴”之中,也可能会使生产者陷入“自嗨模式”。尽管目前分账剧生产者都强烈地在寻找“圈层爱好”,但圈层是无限的,圈层也是流动的、变化的,而如今,很多影视生产者找到一个圈层喜好逻辑后就不断输出的创作思维,显然也将会使其生产陷入到一种“圈层牢笼”之中,看不到大局变化与圈层波动。比如《偷偷藏不住》这种挑战伦理边界的暗恋与甜宠撒糖的圈层生产逻辑,最终却并没有赢得圈层与大众的喜爱,这种尴尬处境,便是一种提醒与佐证。
影视剧过于追求圈层化生产还有可能导致影视泡沫经济危机。一方面,过于圈层化可能会导致生产端生产俗套、模式、批量的作品,使影视产业过于漂浮,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过于圈层化背后的商业逻辑是点击量而非价值内容,这就极为容易导致影视生产变为“点击趋向”的生产,而失去本该承担的社会教化、社会引导作用。显然,从《偷偷藏不住》讲述未成年人暗恋故事引发的争议来看,大众还是趋于接受理想范围内的圈层影视作品的。
尊重青少年审美、表现圈层文化、为青少年群体发声,是影视剧创作应有姿态,是值得鼓励、呼吁的。但凡事过犹不及,握好“圈层之度”,坚守影视教化社会之初心,应是未来影视圈层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者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生)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