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806:02星期六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当个体遇到人工智能:培养未来的核心能力

新闻聚焦admin2023-11-05467

在一个不久的将来,你每天在工作、生活中,都会跟无数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打交道。

每当你的闹钟醒来,那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提醒,而是基于你的睡眠模式、天气和即将开始的一天日程为你量身定制的晨起启动程序。

当你走进浴室时,智能镜子会根据你的健康数据为你推荐一天的饮食和运动计划。你的智能咖啡机已经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咖啡,并为你准备好了。

上班的路上,自动驾驶汽车为你规划了最佳路线,并在路上为你播放你最喜欢的新闻和播客,同时还为你预约了午餐。到了办公室,机器人助理已为你整理了一天的任务清单,分析了最紧急的邮件,并预测了可能的工作任务及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会慢慢地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无形伴侣。当你在线挑选一本书或预订机票时,有一只隐形的手在为你推荐;当你提交一份求职申请,可能是一个算法决定你的面试机会;当你急需一笔贷款时,背后的系统评估着你的信用;甚至在医院里,诊断建议和治疗方案也可能是机器深度学习的成果。

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渗透,它已经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个时代的必然趋势。作为个人,我们不能单纯地站在岸边观望,而应深入其中,理解、学习并掌握这项技术。我们不仅要思考如何运用这一技术,更要探索如何将其与我们的核心价值相结合,创造出无法被简单替代的独特优势。

前彭博视点专栏作家诺亚·史密斯(Noah Smith)与知名人工智能研究员罗恩(Roon)提出了一个独特的人工智能与人类合作的构想,被称作“三明治模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中:

人类提供方向。这如同三明治的第一片面包,为整个工作流程奠定了基础。人类根据需要给出一个初始的提示或方向,为人工智能设定一个明确的任务。

人工智能提供选择。就像丰富多彩的三明治馅料,人工智能基于人类的提示生成一系列的选项。这些选项可以是文本、视频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内容,为人类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人类进行决策。最后,如同三明治的另一片面包,人类从提供的选项中进行选择,再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判断进行编辑和优化,确保最终的输出达到所期望的标准。

史密斯和罗恩坚信,“三明治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更可以让人工智能的应用更具针对性,更符合人类的实际需求。罗恩特别强调,为了不落后于时代,无论处于哪个行业,每个人都应该时刻关注,并掌握自己专业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以确保自身在与人工智能的合作中保持主导地位。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真正威胁你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懂得如何运用人工智能的人。”从这个视角出发,对AI这个词汇进行重新解读,原本代表“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的AI,更可以被视为“Amplification Intelligence”(放大智能)的缩写。

2022年,微软的GitHub推出了编程助手Copilot,标志着编程领域的一个巨大转折。现在,随着GPT-4的加入,微软再度推出更新更强大的代码生成工具——GitHub Copilot X。这一创新为开发者打开了一扇大门,只需简单指示,代码便可以生成。

目前,除了编程领域的Copilot,我们还看到了“律师Copilot”、“医生Copilot”和“设计师Copilot”的出现。Copilot的名字直译是副驾驶,这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无论哪个行业,都可能有一个人工智能“副驾驶”在背后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协助。

那么,作为个体,我们如何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仅成为这场变革的参与者,更是其共创者和受益者呢?

1.持续学习新知的能力。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不能读写的人,而是那些不能持续学习、舍弃旧知后再次学习的人。”这表明知识和技能的寿命,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缩短。我们不能停留在曾经的成就或知识上。反而,我们必须培养出一种“永久初学者”的态度,始终保持对新知的好奇和探求。

过去,大多数人完成学业后便开始了所谓的“稳定工作”,但在今日,稳定只是相对的。以前的技术变革可能是按部就班的,现在却是突飞猛进。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技术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更要能够适应和驾驭这些变化,解决那些我们之前从未面对过的问题。我们要变得更加敏捷,更加开放,能够拥抱、甚至庆祝这种变革。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需要变得“全能”。而是要学会找到自己的定位,识别那些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技能和知识,并持续地进行更新。例如,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成为编程专家,但了解最新的数字技术、如何保护自己的数据隐私、如何鉴别真伪信息、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下做出明智的决策,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2.拥抱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体系,为我们打开一扇更宽广的视野之门。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模式和知识体系,当这些体系相互交织,创新和进步往往应运而生。例如,生物学的知识可能对医学有所启示,而艺术与数学之间也可能存在未知的联系。同样,对哲学、人类学或社会学的理解,能够加深我们对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洞察。因此,我们不但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钻研,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增强我们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很多单一学科内的任务都可能被自动化。但是,跨学科的整合和创新仍然需要人类的直觉、情感和经验。例如,在设计一个新的产品时,结合工程学、设计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会使产品更符合人的使用习惯和审美。

人工智能虽然在很多领域有强大的计算和分析能力,但它往往是基于单一领域的数据进行运算。当我们掌握多学科知识,我们能够跨领域思考,连接不同学科的信息和逻辑,从而产生创新的解决方案,这是单纯依赖人工智能所难以实现的。

3.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能力。人工智能在处理规范化和重复性任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人类在创造性和创新思维上仍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我们应当强化这方面的能力,让自己与人工智能在工作中形成有益互补。创新并不只是发明新技术或创作新产品,它也包括对问题的新颖看法、提出新的解决策略以及为现有问题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能够深入分析问题,提炼出新颖的见解,以及权衡不同解决方案的优劣。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分析、评价和推理的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人工智能技术的判断是否合理。当我们将这种人类的深刻思考与人工智能的强大计算结合,可能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突破和创新。

4.加强人际交往软能力。在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下,很多硬技能逐渐被机器取代,但人的情感、直觉和人际关系的建立仍然是机器所不能触及的领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强调软技能,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能力不仅关乎我们如何与他人沟通,更关乎我们如何理解他人,如何建立信任,以及形成真挚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一个卓越的团队不仅基于其成员的个体技能和经验,更依赖于团队成员间的协同和深厚的信任基础。

成功的沟通不仅仅是说话,更多的是倾听、感知他人的情感以及适时地给予反馈。这样的沟通是机器难以达到的,因为这样的交流依赖于人类独特的情感和经验。未来职场将更加强调团队之间的协作和跨部门协同工作。在这种背景下,展示优秀的人际沟通技巧、敏锐的情感洞察力和深刻的人性理解,将成为职场人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显著竞争优势。

5.建立人机协同的新观念。我们必须认识到人工智能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与我们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人工智能的存在意味着将大量重复、枯燥和数据驱动的任务自动化,从而释放我们去专注于更加创造性、策略性和人性化的工作。

我们需要摒弃那种“机器与人竞争”的旧观念,转而拥抱一种“机器与人合作”的新思维模式。这意味着,我们要有清晰的认知:即人工智能是为了辅助我们、加强我们的能力,而非取而代之。同时,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掌握与其协作的最佳实践和方法。例如,设计师可以利用它来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医生可以通过它来协助诊断,提高准确性;而教育工作者则可以借助它来定制化学生的学习路径。

最终,我们要树立的观念是:人工智能为我们打开了无数的可能性,但如何最大化其潜力,仍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创意、策略和人性洞察。在这个时代,最成功的人,将是那些能够与人工智能形成有机协同,共同创造更大价值的人。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将更加深入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而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变革,更是一场对人类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的深刻革命。但是,正如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强调的那样,技术的力量始终取决于我们如何使用它。在这个日益智能化的时代,真正的力量,并不仅仅来自先进的算法或强大的机器,而是来自我们人类自己——那种不断探索、永不停歇的创新精神,以及与他人建立真实连接的能力。这将是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真正的竞争力和无可替代的价值所在。

(作者胡逸为大数据工作者)

来源:澎湃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