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一条#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餐厅#话题
登上了热搜榜,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点开留言区发现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
因为平台上的高分而选择一些餐厅
但结果远不如预期的经历
或者偶然走进了一家评分不那么高的餐厅
却意外收获了惊喜
还有网友也犀利地点评
“高分不一定好,低分大概率不行”
可能这也是3.5分这类居中评分的餐厅
会受到关注的原因之一吧
平台设置打分的出发点一定是好的
通过让普通消费者
对商户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打分
从而为更多消费者
在选择时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
相信大家都有过产生“选择困难症”的时候
这时候从榜单中挑选评分最高的餐厅
就是最省事的方法
但这种规则的执行却慢慢开始偏离了本意
商家为了在评分上显得更加有竞争力
纷纷采取各种手段左右消费者的评判
比如用一个小甜品或者饮料
与消费者交换一份
收藏、打卡、50字五星好评“一条龙”
等等
网络平台上的评分也就因此逐渐失真
失去了参考的意义
除了被刻意刷上去的高分餐厅外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有时候我们点开一些互联网社交平台
搜索某类商品想看看大家使用后的真实评价
映入眼帘的竟然全是所谓的“神器”分享
实际上却是难辨真假的广告
不仅如此博主还会与
评论区的“普通用户”一唱一和
把这件“神器”夸得天花乱坠
结尾还会加上一句“这条真的不是广告”
一些对这类“套路”了解不多的网友
就会被这些“好评”所迷惑
飞速下单后发现效果并不如期望的那么好
还有的时候我们在平台上购物
快递到货后总能收到五星好评返现的小卡片
以此引导消费者给予好评
可能有的人就会因此隐瞒一些小瑕疵而给出好评
在互联网平台上看评价
可谓是陷阱重重
稍有不注意就踩进了坑里
这次人们将目光放在3.5分的餐厅之上
也是消费者对于这种处处是陷阱现象的一种反击
和对看到真实评价选出真正优质商户的一种渴望
但也有商家对此表达了自己的苦衷
“有高评分才有高曝光,更容易被消费者看见”
可见评分的失真问题不仅仅在于商家
也需要网络平台和监管部门共同发力
给出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还给消费者一个诚信的评分环境
同时商家也应该
将心思更多地用在提升自身水平上
要知道
如果没有优秀的品质和到位的服务
“高分”店铺也只能靠所谓的高分
收割一批慕名而来的“头回客”
而不会拥有真正能维持住店铺长久的
“回头客”甚至是“自来水”了
也鼓励消费者在平台点评时
像对待朋友一样
与其他网友互相安利或者避雷
发出更多真实的声音
你有被高分点评“蒙蔽”住的经历吗?
你有什么“避坑”的小妙招吗?
留言区说说吧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来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