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关于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做法引发关注。“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那么,什么是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在哪里?将重点支持哪些领域?老百姓能买吗?一起来看。
什么是超长期特别国债?
超长期特别国债,包含了三个关键词,超长期、特别、国债。
国债,就是字面意思,它是国家为了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非常受老百姓欢迎。
所谓“特别”,说的是资金用途,它是为服务特定政策、支持特定项目而发行的国债,资金需要专款专用。与普通国债不同,特别国债不纳入一般公共预算,其发行不影响赤字规模和赤字率。不过,特别国债仍属于政府债务,需按照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列入年末国债余额限额。
超长期指的是期限。在债券市场上,一般认为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利率债为“超长期债券”。
我国曾分别于1998年、2007年、2020年三次发行特别国债。1998年用于补充四大商业银行资本金,期限为30年;2007年用于注册成立中投公司管理外汇,2020年是抗疫特别国债,期限为10年。
2023年为了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第四季度调整中央预算,增发1万亿元国债,虽然作为特别国债管理,但其实是普通国债,计入一般公共预算账本,增加财政赤字。
这次拟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在哪?
专家认为,此次拟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至少有三大特殊之处。
一是特殊时间。从债券本身的发行期限而言,“超长期”一般意味着发行期限不低于10年。中国此前曾发行过10年期、15年期、20年期、30年期、50年期不等的国债。
二是特殊用途。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信息,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目的是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有关资金将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三是特殊意义。超长期特别国债不仅能带来真金白银,更是给经济发展送上的一颗“定心丸”。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表示,若资金能用于支持地方政府运转,同样有利于改善营商环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6日表示,从今年开始,今后几年连续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既利当前、又惠长远。既可以拉动当前的投资和消费,又能打下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答记者问
今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将重点支持哪些领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6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初步考虑,这笔资金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这些领域潜在建设需求巨大、投入周期长,现有资金渠道难以充分满足要求,亟需加大支持力度。
至于资金具体适用领域、分配、偿还等情况,还有待预算报告等公布后,才能揭晓。
据悉,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制定形成具体行动方案,按程序报批后启动实施。“我们将运用改革办法和市场化举措,统筹好硬投资和软制度建设,一手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和资金监管,一手推动配套政策出台实施,强化政策的跟踪落实,高质量推动这项重大举措落地见效。”郑栅洁表示。
老百姓能购买超长期特别国债吗?
这要看发行方式,如果是面向公众公开发行,就可以购买;如果是定向发行,就不能购买了。后续工作还在安排中。
(海报新闻编辑 俞春红 实习编辑 王春苗 综合央视新闻、中新社、北京日报等)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