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巴基斯坦特约记者 姚晓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胡波波】谷歌人工智能模型Gemini将莫迪与“法西斯”关联一事此前在印度掀起轩然大波。这一事件目前仍在发酵。随着印度政府出台严管人工智能(AI)的规定,一些观察人士认为,莫迪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有所加强。《日经亚洲评论》12日报道称,谷歌事件反映出印度立法者与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平台未来发展方面陷入拉锯战,随着更多公司进入这一市场,未来这种角力将加剧。
“只针对外国企业掌握的重要平台”
日前,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模型Gemini在回答有关“印度总理莫迪是不是法西斯主义者”的问题时称,“莫迪实施的某些政策被部分专家认为具有法西斯主义性质”,并举出莫迪推行印度教民族主义政策和打压异议人士的例子。据《印度时报》报道,尽管谷歌公司已就上述事件向印度政府表达了歉意,但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国务部长拉吉夫·钱德拉塞卡似乎仍不满意,认为谷歌是在政府宣布将对人工智能平台采取限制措施之后道歉的。
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此前向在印度开展业务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发布了一份建议性文件。文件要求人工智能平台今后必须在获得政府的“明确许可”后,才能为印度用户提供人工智能工具和软件。钱德拉塞卡也公开表示,印度不能被用作人工智能平台的试验场,“特别是当它们向用户提供了未经证实、有偏见、带有误导性或未经验证的信息,而这种情形正在遭受日益广泛的批评”。
报道援引钱德拉塞卡的话说,印度政府不会允许“尚不成熟”的人工智能平台向本土用户提供服务,“如果人工智能平台出现违规行为或发布虚假错误信息,那就可能会因违反印度法律而被起诉”。
不过,钱德拉塞卡表示,政府发布的建议性文件只针对外国企业掌握的“重要平台”,不适用于印度本土的初创公司。印度本土初创公司推出人工智能模型时不需要经过政府许可。
各方对监管力度看法不同
这次谷歌事件让印度政府开始考虑如何应对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其实印度有关人工智能监管的讨论几年前就已开始。2018年,本报特约记者在印度常驻时曾参加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的一场公开活动。当时,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就已经受政府委托,主导制定人工智能开发和使用的指导方针。不过,那时印度人工智能聚焦的方向还是医疗、农业、教育、基建和智慧城市,人工智能还远没有达到现在的算力。
过去6年,关于人工智能要不要监管、如何监管等讨论在印度从未停止过,尤其是隐私安全保护、道德伦理风险,以及怎样确保印度本土软件行业优势能够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大潮融合互助等话题。归纳起来,各方在是否需要监管问题上的立场是相当一致的——政府层面必须对人工智能采取监管行动,但出于对人工智能本身所蕴藏的巨大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潜力的角度,各方对监管力度有不同看法。
印度《商业标准报》去年底的一篇文章称,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高官克里希南表示,政府正考虑在人工智能领域立法。他说,政府可能会采取类似《数字个人数据保护法》的方式,鼓励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和创新,以防止扼杀新兴技术的增长。
《德干先驱报》的评论也持类似立场,认为人工智能行业日新月异,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迫切需要一个“可执行的人工智能领域监管制度”。文章认为,如果将人工智能监管纳入《数字个人数据保护法》不能一蹴而就,那么政府应该尝试引入一项过渡性立法,来对人工智能进行有效监管。
微妙的变化
在谷歌事件之后,印度政府对人工智能监管的方向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3月1日针对提供人工智能服务的机构出台四点合规性要求,即内容合法、不涉及传播偏见或干涉选举、政府许可、有源标记。
《日经亚洲评论》称,印度政府在大选前加大了对外国科技公司的打击力度。《印度时报》认为,印度将在今年上半年迎来大选,政府担心人工智能如被滥用,可能存在影响政治的风险——这是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在谷歌事件后紧急出台新规的重要考量。不过文章也提到,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印度实现其经济增长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政府如对此进行过度监管,那么就将意味着变相提高准入门槛,对人工智能前景和经济发展恐怕未必是利好。
“去年,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 IT法规,令企业感到震惊。”新德里的技术律师古普塔对《日经亚洲评论》表示,“我们预计今年会有更多的法规出台,因为政府的目标是在大选年加强对科技行业的控制。”
虽然莫迪政府正在加强管控,但是印度14亿人口的市场还是吸引科技公司不断增加投入。印度IT初创公司英菲尼迪电力首席执行官阿尼尔·萨克塞纳称,如果政府不断加强控制,相关企业必须学会“顺势而为”。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