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805:00星期六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这群20多岁的理科生,愿做“科学翻译官”

新闻聚焦admin2024-03-19252

这些天,27岁的杨远帆在学校实验室和公司之间来回奔忙,不断进行“理科博士生”和“青年创业者”身份的切换。他习惯了同时推进好几个科学可视化项目的工作状态,觉得“越忙碌越兴奋”。

与此同时,他要克服各种各样的难题:用短短两分钟的短片来科普近10位院士编撰的一本有关合成科学的国家发展战略书籍的内容,这需要他与团队在策划阶段就充分吃透科学原理;把我国的大科学装置的模型通过电脑构建出来,再把其中的科学原理通过视频形式展示,还有很多可视化的技术需要攻关……

杨远帆的身份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级能源动力专业博士生,虽然还是学生,但他已经有近两年的创业经验,也是合肥市青联委员。他带领10多名年轻人在位于合肥市蜀山区的科里科气科创驿站成立公司,将实验室内外的前沿科学成果以及国家大科学装置的科学原理用视频、AR、VR等视觉技术呈现出来,把晦涩难懂的科学原理通过浅显易懂又极具美感的方式呈现。

从校园运营短视频起家

事实上,杨远帆一直对传播和宣传相关领域和知识感兴趣。2020年,他曾在校内组建学生团队运营中国科大本科招生办官方新媒体矩阵,一年涨粉40余万,部分短视频的播放量超过7000万次。

2022年,杨远帆和他的同学在中国科大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梁琰老师指导下,参与了一项科学艺术摄影项目——IN THE LAB,并成立了科学摄影学生团队。他们深入到中国科大的顶尖实验室中,用镜头去记录科学之美,并传播给大众。

这一过程中,科研人员的执着攻关和勤奋精神让杨远帆等人动容。“他们将实实在在做出科研成果、抓紧时间突破科技‘卡脖子’难题摆在第一位,展示自己的科学成果反而放在了第二位。”杨远帆感慨。

IN THE LAB学生团队前后跑了10个实验室,从开始拍摄到正式展览经历了一年时间。最终,2023年3月,IN THE LAB团队作品在中国科大中校区艺术教育中心展出,并于同年9月在安徽省美术馆进行展出,将中国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之美带给公众。

小伙伴们从四面八方来了

在那段时间里,杨远帆跟随IN THE LAB团队接触了很多科学家,发现每个科学家都有精彩的科学故事,也有传播成果的迫切需求。但科学家多有讷于言而敏于行的特点,并且市场上也很少有懂他们科学成果的团队,所以他萌发了一个念头——我们是否可以成为帮助科学家讲好科学故事的人,成为“科学翻译官”?

2022年5月,杨远帆和几名中国科大的同学一起,成立公司并入驻学校附近的“科大硅谷”蜀山园,解决了场地问题,享受到相应补贴政策和平台资源。没有了后顾之忧,他正式带领团队去和各个科研机构接触沟通,期望帮助大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最前沿的科学成果。

随着技术愈发成熟,杨远帆也不断扩充核心团队,一直和杨远帆并肩作战的校友吴毅龙负责计算机视觉及AIGC技术研发;王达开从厦门大学毕业后曾去马来西亚留学,也被杨远帆吸纳进团队,成为联合创始人,负责三维产品开发;在新加坡、英国留学7年的范珂溶回国工作第一站就来到杨远帆团队,从事三维建模;来自马达加斯加的王双卿(Sahaza Delis)是中国科大硕士留学生,也是团队科学摄影师……

平日里,这群20多岁的小伙伴会在一起头脑风暴。杨远帆还组建了由30多名各专业硕博生组成的科学顾问团,以方便和科学家沟通,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他还发力完善产品标准和工作流。拿到一个科学可视化项目后,杨远帆会带着科学顾问去实验室与科学家沟通、了解科学原理,根据材料策划科普文案和绘制分镜脚本后,再和动画师一起与实验室老师对接,打磨可视化脚本大纲的细节,确定可视化呈现形式。最后,三维小组、动画导演、科学顾问等小组全部忙碌起来,根据老师需求进行制作、交付。

团队曾给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子午工程二期”中的一个科研装置进行可视化包装,该装置是高频相干散射雷达,用来检测地球大气层中的不规则电离层,首次覆盖了亚洲中纬以北的不规则电离层探测。科研装置的监测对象——不规则电离层,是由太阳风暴对地球磁场的扰动引起的,其中有一段动画要表现这个过程,在雷达的朝向、雷达探测角度和区域、雷达倾斜角度、等离子体形状等细节上都提出了高要求。

3个多月的制作过程中,视频先后修改了6个版本,杨远帆也充分感受到了科学家的认真严谨。

他介绍,刚开始,团队从美学角度考虑,将太阳和地球放置在同一画面中,并采用流体的形状来模拟太阳风暴,但老师认为,太阳和地球的距离及比例、太阳风暴的表现形式不够科学和准确。最终,团队大幅修改动画的运镜,并用粒子形式来表现太阳风暴,实现科学性和艺术性兼具。

为了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团队成员读了十几篇论文及大量技术文献。此外,为了1∶1还原科研装置所在的场景,团队搜集分析了数十张包含装置、地形的现场图片,最终完全还原了分别位于新疆、内蒙古、吉林的三个高频相干散射雷达台站所在的场景,实现了实拍难以达到的视觉艺术效果,同时保持了科学严谨性。

今年,国家大科学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产出了一个重大科学成果——在银河系中首次发现了超高能伽马射线泡,科学家们成功探索泡状结构的形成原因。这项重大科学成果的可视化任务交到了杨远帆团队手中,他们要用动画的形式来展示伽马光子形成、射向地球并最后被“拉索”捕捉的过程。

其中,团队用三维建模的方式来展示由于银河系中大质量恒星星风相互碰撞摩擦,微观粒子不断碰撞加速形成宇宙线,宇宙线再与悬浮的氢原子核碰撞产生伽马光子等现象,将科学家脑海里的科学原理一笔一笔描绘出来。

履行好“科学翻译官”职责

“打磨每一个作品,其实都是在和自己的心理作斗争,要一遍遍打磨到最好,再找身边的硕博同学、教授专家审阅、提建议,然后再不断修改。”杨远帆记得,自己每次给科学家呈现可视化成片时,科学家们都会展现出惊喜的表情。“之前从来没想过自己的科学成果能被这样展现出来。”这让杨远帆团队备受鼓舞。

“从最开始的传统宣传片制作,到如今科学可视化路线,我们有很多条路可以选择,但我们舍弃了很多在外人看来很赚钱的业务,比如短视频账号运营、商业宣传片制作等。我们一直在思考团队到底适合做什么。当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挥好在科学理解能力方面的优势,聚焦聚焦再聚焦。”杨远帆说。

他对于可视化领域的未来也抱有信心。“可视化是一个特殊的技术和赛道,它可以跟各行各业产生耦合,国内的科学可视化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培养。作为初创团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杨远帆相信,这条路是当前最适合他们的,随着不断学习探索和自我革新,这条路会越来越宽。

杨远帆觉得,科学本身是美丽的,也值得以很美的方式展示、传播。作为一名年轻创业者、开拓者,自己只接触到了科学界的皮毛知识,在他的梦想蓝图里,要虚心学习和科普更多的科学知识,探索和开发更多的新型可视化技术,担当好“科学翻译官”职责,将中国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用最美的方式向世界传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