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804:48星期六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中国喜剧电影人物塑造的未来在哪里?

新闻聚焦admin2024-03-21278

桂琳

观察近期两部颇有话题度的喜剧电影作品《红毯先生》和《热辣滚烫》,无论是老牌喜剧导演宁浩,还是新秀喜剧导演贾玲,都在自己的新作中将刻画一个让观众印象深刻的主人公作为创作重点。这不仅成为两部喜剧电影质量的重要保证,也让我们看到它们各自的人物塑造困境,是十分有意义的现象。以此为契机,正可以展开对中国喜剧电影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

《红毯先生》:荒诞喜剧如何塑造能与观众共情的人物?

从2006年的《疯狂的石头》开始,宁浩式喜剧逐渐成为冯氏喜剧之后最有代表性的国产喜剧类型。它的基本配方简单说来就是成熟类型+喜剧+小人物。通过对各种成熟类型进行借鉴与混合,其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艺术创新能力等都比较强。小人物的加入又使这种喜剧能产生与社会文化需求极其贴合的作品。正是因为以上这些优势,宁浩式喜剧带动了很多优秀喜剧电影的出现,对国产喜剧电影这些年的发展功不可没。

但2019年的《疯狂的外星人》和《受益人》标志着宁浩式喜剧出现了一些创作困境。《疯狂的外星人》的困境在于宁浩渴望将自己的喜剧创作推向新的高度,但却提高了观众的观影门槛,有些曲高和寡。这使得他不得不面对要艺术还是要票房的困惑和迷茫。《受益人》则暴露出宁浩式喜剧配方也出现问题,一是在成熟类型借鉴与混合中出现了失误和过火;更大的问题则在人物塑造上,其中的小人物主人公失去了真实的生活质感,有沦为空洞符号的危险。

在2023年宁浩扶持的新导演作品《二手杰作》中,可以观察到宁浩式喜剧的一种新尝试,就是将创作重点完全放到人物形象塑造上,作品对那个怀才不遇的作家父亲形象塑造比较成功。《红毯先生》的创作思路与《二手杰作》很像,仍然将创作重点放到人物形象塑造上,这应该是宁浩这个老牌喜剧电影导演对喜剧创作寻求突破的自觉追求。而且《红毯先生》的主人公形象塑造在艺术性上仍然是成功的。

人物形象难得地做到了立体而复杂。主人公刘伟驰为了挑战和证明自己,开始了一次冒险之旅,并在这个冒险之旅中展现自己复杂的个性。影片很好地把握着情节发展的节奏,既有耐心细致的情节铺垫,也有情节高潮点。一个又一个小事件的接连登场,将主人公一步步逼到命运的墙角,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性格真相。

视听表达也十分精致,影片开场就通过远景俯拍镜头建立起对主人公的一种态度,即以一种间离的态度去批判性呈现。很多关键性的场景也都展示了宁浩优秀的视听把控能力。但他并不是为了炫技,而是完全为人物塑造服务。人物所折射的思考更是宽阔而有层次感。这些思考有些关乎电影本身:在短视频和大资本强势时代如何拍电影?艺术电影的标准又是什么?但也有很多超越电影的思考,这些思考关乎我们的时代,更关乎普遍的人性。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部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如此着力和成功的喜剧电影,观众却并不买账。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宁浩自身陷入了既要又要的创作拧巴状态,导致对该片的定位失误。如果定位于艺术电影或作者电影,这部作品其实在艺术上还可以进行更前卫的探索。因为荒诞喜剧“是一种夸张而深刻的、具有哲理内涵的严肃喜剧”,一方面智慧含量高,创作难度大,对创作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创新的可能,能够帮助创作者进入到生活真相和人性深层展开探索。如果创作者能力超群,有可能产生佳作和经典。但随之而来,荒诞喜剧的观影门槛很高,而且因为思考的问题庞杂而有深度,往往很难成为高票房电影。

宁浩的拧巴之处在于,他之前有意将影片上映放到春节档本来就是冲着票房而来。但如果要取得高票房,就必须将荒诞喜剧进行一些改良。之前的宁浩式喜剧都有一些荒诞喜剧底色,一个重要法宝就是塑造与时代极其贴合并令观众产生好感的小人物形象。这让宁浩式喜剧不仅与社会现实之间产生强烈链接,从而降低了荒诞喜剧的抽象性和绝望气质,而且让人物形象也能够与观众形成共情。《疯狂的石头》《心花路放》等宁浩式喜剧的票房成功都依赖这一点。

而《红毯先生》则不愿意进行这样的改良,而是坚持自己的完全荒诞特质和高高在上的精英视角。不仅内容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特征,而且将批判锋芒指向所有人。主人公形象不仅是高社会地位的代言人,而且也成为抽象精神的象征符号,这不仅让观众感觉到疏离和反感,更是无法与主人公形成共情。所以即使这部喜剧作品塑造了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观众依然不买账。

《热辣滚烫》:自传式喜剧的人物在与观众共情之后如何超越自己?

贾玲电影的独特之处在于一直都在拍她自己,她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喜剧创作,成为一种独特的自传式喜剧。这种携带着她生命体验的电影内容,也催生了她喜剧作品中一种独特的主人公形象:真诚的贾玲。这使得她的喜剧电影主人公特别容易与观众形成共情,成为她斩获高票房的利器。但这种自传式喜剧创作思路对商业喜剧来说受限非常大:

首先就是题材限度。从贾玲的两部作品来看,第一部作品她可以做到完全原创,但第二部就只能选择改编已有作品,因为个人的自传内容毕竟有限。而改编作品所携带的自身故事和人物逻辑不仅与贾玲的自传性追求之间会产生张力,也暴露出贾玲作为新导演的能力不足。《百元之恋》展示的是一个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女主人公从拳击训练中重新寻找生命意义的故事,这种丧而绝望的生命状态显然不太适合用喜剧来表达。这也就导致《热辣滚烫》在改编时必须为女主寻找新的精神特质,而且还必须是属于贾玲本人的特质,于是《热》中的主人公被塑造成携带着贾玲性格特征的讨好型人格。

但这种主人公精神气质的改变必须由合理的情节和人物塑造来支撑,这里就暴露出《热》的问题了。为了表现女主的善良,影片将她周围的所有人都塑造成恶人,而且很多人物的转变都过于突兀和不合逻辑。他们实际上都只是为了推动女主走向拳击的工具人,其作用就是用高密度的冲突让她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而电影中小品化的笑点堆积与主线情节也毫无关系,为搞笑而搞笑。为了让观众认同女主的讨好型人格,影片甚至直接用“两个苹果”“看心情”“两个人打成那样,还能抱在一起。我以为想得到拥抱,只有对人好才行呢!”等对话场景直白地输出观点。但实际上,女主的讨好型性格与走向拳击之间的动机联系仍然是说服力不足的。这些都说明影片的前三分之二内容在电影质量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影片的主要吸引力来自最后的高潮,但也更多来自贾玲的身体和精神变化给观众带来的震撼,很多观众甚至认为影片最后的减肥花絮比电影本身更震撼。

其次是自我消耗限度。《你好,李焕英》中贾玲凭借与母亲真挚而痛苦的情感牵绊与观众形成共情。《热辣滚烫》中贾玲更是用肉身的真实改变来表达一种力量与观众形成共情。先胖40斤,再瘦100斤的真实体重变化成为女主形象塑造的关键,也带来片中最重要的戏剧性。先胖40斤是要改变贾玲的胖身材在观众心目中的可爱形象,从而让观众对她产生陌生感。再瘦100斤更是让贾玲身体不仅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成功减肥后的贾玲身体也成为顽强、坚韧、自律、自信等美好品格的重要载体。但这样的自我消耗无论对作为导演还是演员的贾玲来说都是有限度的,也很难持续。这也意味着贾玲的下一部电影如何塑造一个优质人物形象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喜剧电影人物塑造的未来在哪里?中国喜剧电影创作最近几年一直比较疲软,不重视人物形象塑造是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宁浩和贾玲都将创作重点重新放到人物塑造上,这给中国喜剧电影摆脱目前的创作困境带来了很好的启示。如果将两部作品的人物塑造综合来看,倒是能够为中国喜剧电影人物塑造的未来寻找一条出路。贾玲的成功启示创作者,创作出能够让观众共情的喜剧人物形象一定是商业喜剧的基础和底线。宁浩的努力更说明,光靠共情还不够,还需要在人物塑造的立体复杂、情节与视听的协力,人物深度上下功夫。如果能够专注于让观众共情的优质人物形象塑造,中国喜剧电影走出目前的瓶颈也许会大有希望。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

来源:光明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