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黄金价格创下历史极值后,目前依旧稳站每克500元以上的大关。金饰价格也保持着水涨船高的走势,并带动着悄悄兴起的验金生意。与此同时,不少消费者反映,他们在直播间买到的黄金存在“克数不足”“内里是银外表镀金”“掺铼注胶”等问题。仅是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潮新闻记者就发现,近期已有5000多人已经发起了此类投诉维权。
为此,潮新闻记者在走访黄金市场、蹲守多个黄金饰品带货直播间并多次下单后发现,很多价格低到离谱的金饰真正含金量,需直接打上问号——99元买到的“999足金吊坠”,比一元硬币还大,但没有标识黄金克重;29.9元购入的“黄金福袋吊坠”,买一送一,实物同样带“999足金”字样;9.9元购买的“专柜同款”黄金色戒指,检测显示不含黄金……
那么,面对这番“黄金销售迷局”,我们又该如何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黄金吊坠”9块9包邮
黄金饰品的线上销售,正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消费迷局”。
3月24日深夜,一家名为“黄金供货商”的店铺直播间里,主播正介绍一款“莲蓬金手链”,售价为1399.99元。该款手链由数十颗黄色珠子串链而成,记者细看了戴在主播手腕上的这款手链,其链体属常规粗细。
潮新闻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多次询问店铺客服:“手链多少克?”
客服则回应称:“直播间按件销售,看到的价格便是售价。”
随后,记者追问:“有足金证书吗?”
客服称没有证书,店铺信誉卡是打印后随快递发出,手链上则会带有“999足金”字印。
上述足金莲蓬手链,与记者3月21日走访杭州白马珠宝市场时看到的一款足金手链,外观相同。当时店员介绍,手链是空心立体结构,约10克。根据21日当天“999足金”售价508元/克,再加上40元/克工费,该手链总价约5500元。与上述网店同款手链的叫价,相差4000余元。
黄金专柜展示“莲蓬手链”。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由此对比,“黄金供货商”售卖的千余元“莲蓬金手链”,约为专柜价三折。究竟是老板亏本卖?还是手链确实非999足金?对比过的理性消费者,心头难免有此疑虑。
连日来,潮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在电商平台上,像这样销售价明显低于市场行情的金饰,并不少见。不少直播间打着“官方补贴、超低折扣”“新人见面礼”等名义,甚至可以喊价一个“黄金吊坠”最低只需9.9元、一只“黄金手镯”49.9元……
直播间里,一些消费者会发弹幕确认是否是真黄金。但主播一般都不会正面回应,而是表示“这是老板三年前的囤货,黄金成本便宜”;也有主播称这是“亏本卖,你问的时间,别人已经抢完了”。
不同带货直播间,类似款“金饰”家和对比。
与此同时,消费者在网购平台买到假黄金而引发的投诉与日俱增。截至3月23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仅“假黄金”一项投诉就多达5155条,主要涉及黄金“掉色”“镀金掺假”“含金量不足”等问题。
其中一位投诉者王晓灵(化名)称,某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一个主播拿着一个40多克的古法手镯表示“金店开业回馈粉丝送300万真黄金”。“拿出来一个黄金吊坠,说999真黄金,支持线下检验,并且承诺假一赔十万。”王晓灵对主播这句话信以为真,总共花500多元买了三件金饰。但是收到货后,她发现镯子颜色明显异常。两个月过去,王晓灵没有得到售后妥善处理。
潮新闻记者综合上述5155条“假黄金”投诉看,消费者一旦买到假黄金,平台客服、卖家经常出现扯皮,也有销售商跑路“撂挑子”。对此,业内人士建议,购金还是要认准正规渠道,黄金价格没有倒挂,要谨防打折促销名义的假黄金骗局,“哪怕是二手黄金饰品,一般回收价是在国际金价基线上扣减五六元折旧费。克重大、价格低的金饰往往是假黄金,需要消费者理性甄别。”
“足金”不足
确实,“淘金”热潮下,掺假手段层出不穷。
连日来,潮新闻记者走访多家二手黄金回收店铺、打金店时,就从多名黄金炼制从业者处获悉,他们都曾收到过假黄金。而要辨别黄金真伪,不仅需要凭经验综合判断黄金是否掺假,也得依靠多种检测手段。
杭州市建国北路上的一家黄金回收店铺里,老板李豪生(化名)有时一天能收到数根金条。店铺办公桌上,放着的榔头、火焰喷枪、剪刀等都是他的“吃饭”工具。前段时间,他就用这些工具,发现了假金豆。
黄金收回商正在验金。潮新闻实习生 蓝昕宇 摄
“收到实心金饰,我先得把它剪开,看看里面是金的还是银的。”李豪生介绍,那天,他将金豆剪开后发现,里面的金属呈灰色。见此,顾客才反应过来自己在网购平台上买到了假黄金。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掺假黄金多为三类:一是在黄金中加入其他金属,混合冒充;二是在其他金属表面包裹一层黄金,以假乱真;三是完全以其他金属冒充黄金,不含一点金元素。
克重、熔点等都是黄金从业者辨别黄金真假的办法,练就辨别真假的“火眼金睛”的一个通用手段就是拿火烧,这是业内辨别黄金的基础方式——“999足金”在火焰里熔化时,会红中透出黄,色泽偏橙。而假黄金用火一烧,可以清楚看到白点、黑点,那便是里面掺杂的物质。
如今,“假黄金”中掺入的杂质主要有钨、银、铜等金属,掺杂的方式也越来越隐蔽,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熔化的黄金,红中透黄。潮新闻实习生 蓝昕宇 摄
近日,浙江宁波市质检院黄金珠宝眼镜检测中心还揭示了一起涉及铼掺杂在黄金的消费欺诈案例——市面上已经发现有出现稀有金属铼掺到黄金里,差一点骗过检测仪。因为,稀有金属铼与黄金外观、密度相近,掺铼黄金无法通过肉眼、简单称重、仪器检测辨别真假。
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发现,仪器在多个点位识别均显示相关金饰为“999足金”。但检测人员用锉刀打磨后,却发现金块上出现了很多凸起的小白点。“越往里面锉,‘铼’峰就越高,说明金饰内部‘铼’含量比较高。”宁波市质检院黄金珠宝眼镜检测中心主任王超表示。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被拿来冒充的金属,大多与黄金存在较大价差。近年来,国际金价持续走高,本月国际金价在500元/克徘徊。但是各方市场信息显示,一颗纯度99.99%的1克铼珠,仅售36.5元;3月25日钨条(≥99.5%)现货价格为0.3元/克,白银现货5.75元/克。
消费者展示网购的“金项链”,收到是银材质。受访者供图
由此可见,黄金掺假能谋取高额利润,制造降价假象,扰乱正常黄金市场。业内人士举例,市面上较常见的一种打折促销金饰,其实是“镀金”。比如一根13克多的“金包银”手链,零售价约为1000元左右,外面黄金镀层一般只有1克,其余12克全是银。而如果手链是“999足金”,根据目前金价,售价至少需6500元。
遭遇“踢皮球”后该如何维权
一般情况下,线下黄金饰品店铺会在最显眼的位置,标注当天金饰价格。柜台里,每一个金饰都带有质检卡,也挂着成分、克重、工艺费标识等。但在一些线上销售平台上,不法商家却也凭借消费者无法当面看见金饰实物的“优势”,正让黄金饰品网络销售平台成为消费者投诉黄金售假的“重灾区”。比如,一些带货直播间用打折宠粉名义隐瞒金饰克重、超低价秒杀等套路,一步步引导消费者走进买单圈套。
3月21日,杭州黄金销售市场醒目价格标识。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但是,消费者一旦买到假黄金,维权又往往会遭遇“踢皮球”——店家推给主播,主播推给消费者,平台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精力、时间耗不过的消费者往往只好作罢,就当花钱买教训。
销售商有责任确保所销售的黄金符合广告描述和质量要求,一旦有掺假问题,不能简单地把责任推给进货商等供应链的其他环节。北京京师(杭州)律师事务所毛梦凌律师向潮新闻记者建议,消费者购买黄金,应当首先保存购买记录、聊天记录、直播视频录像、商品宣传素材等相关证据,以便后续视需要进行维权。
“主播不仅要《广告法》承担虚假宣传的责任,还可能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继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毛梦凌表示,根据《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主播在直播间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主张三倍价款赔偿。商户一旦涉嫌欺诈,网购平台应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如果因直播平台的监管失职,助长不法分子的猖獗之风,甚至沦陷为假黄金销售窝点,这也将割裂消费者与平台的信任关系,失去市场。”一位线下黄金市场从业者表示,作为商家与消费者的买卖中介,网购平台应当为消费者保障合法权益,有责任规范商家黄金销售,验证金饰货源地、含金量等,并对其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将物品下架。
的确,一旦出现销售假黄金行为,主播、卖家、平台,三方等都需承担法律责任。有效遏制“假黄金”泛滥的手段之一,便是提高违法成本,让售假链条上的每一环都难逃其咎。在采访结束前,不少业内人士都希望通过潮新闻,建议黄金行业协会和企业建立更为全面和细致的自律机制,如实施严格的供应链审核,确保黄金来源可靠,并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查询、投诉渠道和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此外,消费者在选择购买渠道时应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和平台,以降低风险。”
来源:潮新闻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