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曾听过这句“肺腑之言”:你这个年纪是最关键的时候……
这句熟悉的台词曾在无数个日夜激励着自己前行,内心暗自高喊:“我必须咬牙度过这个人生关键期。”但“关键之年”带给人前行动力的同时,也在无形中给人上了一道枷锁——我们总是在衡量,任何事情和决定都有可能影响“关键”的走势,当平稳度过某一“关键之年”后又会迎来下一个“关键之年”,被“关键”二字贯穿的你我,总在思考如何给关键阶段画一个漂亮点儿的句号。
被“关键”贯穿?
需要先打个问号
现如今互联网上的大小专家,总是无时无刻地用学者口吻提醒你:这个阶段很重要,应该去做什么,最好怎么做。由此版本出发,还迭代出了许多新的版本,如“三年级很关键”,“初二是决定性的一年”,“选科很关键”,“高二很关键”……
评论区网友用梗调侃:学校是一个关键的地方,而我就是那个“键人”。
这个梗似乎还真引起各个年龄层面的共鸣,正在经历“关键阶段”的00后、10后们自是“心领神会”,而70后、80后、90后们可能会让下一代重启这场“关键”的轮回。不可否认,他们没有说错,上述每个阶段确实要认真对待,该瞪起眼来的时候必须打起精神。只是“关键”二字真的准确吗?在我们的语境里似乎天然把“关键”与责任感和使命感联系在一起,一旦某件事被打上关键标签,就会莫名变得沉甸甸起来,把一件“要做的事”加压变成“要做好的事”,让很多人不由自主的焦虑和内耗。
不焦虑盲从
学会自洽
在网络专家们的箴言里,一个人就是社会时钟的一部分:即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必须按照特定时间顺序完成,一旦你没有把握住所谓的关键时刻,出了些岔子,就会变得无法挽回,在他们的逻辑里人生并不容错。仔细想来,这不就是在pua?一生都在关键阶段的人,倒不如说是人人都在有追求地生活,人本就有向好的内驱力在推动个体前进,而专家们口中的“关键一年”好比一把卡尺,想用同一套标准来衡量社会上的所有人,只要你相信了这套说辞,那你就会时刻标齐自己的进度,快时得意、慢时焦虑——徒增烦恼。
看开一些,人生并不是一个“关键”连“关键”的梯子。人生一词太宏大了,怎能用几个“关键帧”来挑起我们酸甜苦辣的人生呢?把握当下且有追求地生活才是我们普通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海报新闻编辑 荆雅琪 综合整理自热搜、网友评论等)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