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803:00星期六申请收录标签云 工具箱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供应链马力全开,“买药难”短期可解

新闻聚焦admin2022-12-17633

本报记者 高 莘 赵觉珵 陶明阳 马晶晶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伴随着12月以来各地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进行优化,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国的新冠疫情防控正在迎来新的局面。不过随着社会活动的增加,新冠患者数量迅速扩大也令不少地方民众面临“买药难”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14日表示,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当务之急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目前,中国政府正着力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引导合理有序精准投放,努力缓解“买药难”问题。同时,卫生领域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国内关键药品生产能力足够,原料供应充足,部分地区出现的供应短缺并不会是长期问题。同时,电商平台也在加紧协调药物仓库调配和物流保障。

中国医药供应总体上没有问题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者增多,中国部分地方解热镇痛等相关药品出现紧缺。在14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介绍称,总体看,中国新冠治疗药物产能能够满足患者用药需求。随着近期患者数量增加,用药需求激增,部分地区、部分品种出现了紧缺。我们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千方百计推动企业迅速稳产达产、扩能扩产,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引导合理有序精准投放,努力缓解买药难问题。

周健还表示,目前已将所有抗原检测试剂生产企业纳入白名单,给予重点保障。总体看,抗原检测试剂、疫苗、口罩等重点医疗物资产能是充足的,抗原检测试剂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暂时性短缺,主要是因为前期市场需求较少,终端药店库存较低。随着产能不断释放,产量会迅速提升,能够满足群众的需要。

“国内医疗药品供应的问题短期内就可以解决。”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卫生法学专家孙东东1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中国是抗原检测这种快筛物资的全球第一产量大国,相关企业正在加班加点生产,加之国家调配,产能可以在短期内上升。在药品保障上,以布洛芬为例,全国有500多家药厂生产,不但不会长时间短缺,如果全马力生产还有可能很快会积压。第二,民众慢慢会意识到这不是一个需要过度吃药的病。这种意识会传播给更广泛的人群。老百姓对药物储备的需求也会随之下降。爆发性抢购药材的情况将很快得到缓解。

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加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方案,其中提出,加强县域内必需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盒储备。孙东东建议,下一步可以重点关注三、四线城市和村镇。特别是随着春节临近,人口大规模流动,国家可以增强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物资储备,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做病毒感染知识普及,提高防治能力。同时,进一步普及防疫、医疗知识。

“中国医药供应总体上是没有问题的。”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王波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目前民众普遍抢购的退烧药如布洛芬等是普药,全国有几百家生产企业,而且中国是这些药品全球最大的原料供应国,在这些药品原料、制剂等方面的供应不存在问题。王波表示,“现在主要药企、口罩生产商、抗原试剂制造企业等几乎都在24小时生产,而且国家接管了一些特效药的生产、物流保障,因此我相信供应紧张问题很快就会得到缓解。”

药企全力保供

国药集团在发给《环球时报》的答复中表示:集团旗下160余家工业企业,正在24小时保供增产,特别是一些重点品种,产能已扩大到日常三倍。并组成专班第一时间将药品配送至重点地区,同时,大批量投放到零售终端,全力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供应情况,《环球时报》记者联系到了新华制药(布洛芬原料药)、稳健医疗(口罩)和瀚宇药业(口罩、VC咀嚼片)。

从化学原料药产业链看,布洛芬属于大宗原料药行业中的“解热镇痛”类大宗原料药。《中国布洛芬原料药市场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布洛芬产能1.4万吨。大约占全球产能1/3。2019年度中国布洛芬出口数量方面,新华制药及其子公司淄博新华占比67.20%。新华制药表示,目前正在加班加点生产,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产能。根据公司披露的上半年财报显示,新华制药已完成了“布洛芬扩产合成工序产能提升改造”项目,年产量达到1万吨。

稳健医疗方面表示,目前由于市场需求激增,产能紧张,客户以及公司员工确实出现短时间内买不到口罩的情况。目前生产设施正在全力加班加点赶工满足市场供应,后续会考虑根据市场需求扩充产能。瀚宇药业表示,口罩、VC咀嚼片等产品市场需求近日暴增,公司产线运转正常,可以满足目前的需求,扩产计划会随着市场需求变化。

记者还从柳药集团了解到,目前集团多措并举应对抗疫新形势,加大旗下清热解毒、感冒用药、化痰止咳等相关产品及同类产品的生产力度,持续扩大产能。目前,相关产品的原材料采购储备充足,生产持续稳定,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畅通多渠道药物供应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室主任周志成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现在部分地区的新冠医疗药品出现紧张是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电商平台叠加人力大幅减员、供给不能保障,平台上又有大量超额预定导致订单大幅增长,超买现象传导到上游的“牛鞭效应”更增加了供需失衡。

京东健康方面向《环球时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本月1日至6日,该平台线上口罩成交额同比增长682%,新冠抗原试剂检测盒成交额环比上周增长462%。京东健康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经与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合作,保障药品的供应稳定、价格稳定。目前包括自营药品仓储备量及在途订单量在内,京东大药房自营的呼吸系统用药、感冒用药、止痛镇痛用药、消化系统用药等数量超过一亿盒,京东坚持“不涨价”。此外,目前京东健康口罩、酒精、防护服等防疫用品存量也较为充足。

记者还了解到,12月初以来“阿里健康”平台上抗疫相关药品、抗原自测试剂、N95口罩、血氧仪等抗疫物资需求迅速上涨。目前阿里健康团队正联动药品器械企业、供应链伙伴,持续补充相关药品,抗原自测试剂、N95口罩等抗疫物资的供应。

在政府层面,多地正在采取措施积极调配药企产能和供应渠道。目前,350万盒抗疫药品已投放到北京近300家二三级医疗机构和3000余家零售药店。据了解,目前北京市5家大型药品批发企业保证24小时进出库,北京市药监局建立每日会商机制,监测重点医药物资市场供需情况,在全国范围内调配货源。

周志成表示,建议后期要充分用好传统药店渠道,保证药品充足供应,利用核酸检测点等定量免费发放检测试剂盒,释放无序购买的焦虑压力。建议其他地方要充分借鉴,做好重点药品的提前储备和购买预期管理,适当时候定量免费发放抗原试剂盒,鼓励自我检测和监测。

来源:环球时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