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月21日,夏至来了!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4个节气。这是一个源于天文的节气,它代表了一种极致。
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之名由此而来。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夏至是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接近极地处是白夜,是一年中最有诗意的一天。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这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不过,夏至虽然阳气较盛,且白昼最长,但却未必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此时接近地表的热量仍在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虽然还没有到一年当中最热的日子,但夏至是盛夏的起点,离入伏也不远了。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大约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所以,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
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意思是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并且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二候蝉始鸣,意思是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三候半夏生,意思是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和冬至一样,属于中国民间重要的节日,古时称“夏节”、“夏至节”。自古民间有在夏至拜神祭祖的习俗。
夏至后,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而在夏至这天,民谚则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英国伦敦一演唱会遭数百人强闯 10人受伤
恶意将同学照片做成表情包 虚拟世界的欺凌怎么发现谁来治
《卿卿日常》温暖告别 热度口碑“高开疯走”见证暖冬爆款“小日常”
《你是否真心爱过》全网首发,歌手朱桦X音乐剧《画皮》联动演绎
电视剧《三体》展现中国式硬科幻的影像魅力(图)
电影《灌篮高手》首映 两代配音演员惊喜同台
厦门大学回应教务系统可举报同学签到情况:技术人员自行设置 已处理关掉
躺着看手机不可取!看手机的正确姿势 你学会了吗?
博主因病切子宫,网友却留言“被种草” 医生:没必要自残
107万辆!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超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