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08:36星期五申请收录标签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详情页

境外间谍盯上我国青年群体 国家安全机关提醒:警惕高薪“兼职”等陷阱

新闻聚焦admin2024-09-06149

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以“合法掩护非法”“公开掩护秘密”等方式,对我境内人员甚至是青少年实施拉拢渗透策反,手段卑劣、毫无底线。

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境外间谍盯上我国青年群体,以高薪“兼职”“境外留学”等为“噱头”,拉拢、利诱、胁迫年轻人为其从事涉密资料搜集等间谍活动及其他违法行为。

甚至会潜伏在职场社交软件,职场交友软件便于筛选特定领域从业人员,将魔爪伸入其中,拉拢策反重点领域人才。

图源:视觉中国

青年学生需警惕高薪“兼职”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学生开展拉拢渗透。他们利用青年学生好奇心强、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特点,“量身定制”任务,许诺高额薪酬,诱惑普遍经济能力不足的青年学生;还时常通过请客吃饭、赠送礼品、提供帮助等方式,对我青年学生进行攀拉。

针对青年学生特别是有机会接触涉密敏感科研数据的在校大学生,将自己伪装成高校学者、科研机构人员、咨询公司工作人员等,向青年学生提供高薪“兼职”机会,误导涉世未深、缺乏判断力的学生进行“资料搜集”“数据共享”,诱骗青年学生步步走入布置好的圈套。

在青年学生被吸引并表达兴趣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会进一步与其建立联系,并通过社交软件、电话或者视频会议等方式提供免费的所谓培训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嘘寒问暖、提供帮助,贴心地排忧解难,以此博取对方好感。

在建立足够的信任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开始操纵青年学生从事较为隐蔽的非法活动。

青年学生一旦开始执行间谍任务,就成为了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棋子”,此时若想摆脱,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则会一改之前“友善”面目,通过威胁恐吓、讹诈欺骗等手段强迫青年学生按照其指令开展活动,使青年学生沦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危害我国家安全的帮凶。

图源: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职场交友 戒备不能停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瞄准职场交友软件便于筛选特定领域从业人员、易于打入相关圈子获取信息的特点,将魔爪伸入其中,拉拢策反重点领域人才。

“您好,我是xx,我也在某行业工作过,想向您请教一些问题。”职场交友遇到这样的好友申请,赶快提高警惕。间谍首先会根据目标所在行业情况,在职场交友软件中精心打造所谓“优秀职场人设”,引起目标兴趣,

通过嘘寒问暖、情感拉拢等方式向目标提供“情绪价值”,以过节送礼、请客聚餐等方式进行利益输送,最终将双方关系推升至“密友”级别,开始索取敏感或涉密信息,实施其间谍窃密行为。

总结来说,就是先交友、再送礼、混熟了找你要机密。

在使用职场交友软件过程中,应对上述攀拉“套路”保持警惕,保护个人隐私和行业敏感数据,在填写相关信息时隐去敏感内容,一旦察觉对方表现出虚假交友倾向,或提出索取敏感甚至涉密信息时,须及时表明拒绝态度,并与对方保持距离。

图源: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网恋诱惑,也许是危险的黑手

位于我国南方某滨海城市的大二学生小刘通过交友软件结识了一名自称“小敏”的“小姐姐”,通过几天的交谈,两人关系迅速升温。期间,“贴心”的“小敏”主动给小刘介绍了一份杂志社兼职工作,内容为到所在地港口拍摄游客和游艇照,每次可获数百元报酬。

小刘先后两次拍摄了景区海边、游艇照片发给“小敏”,并按时收到了约定酬劳。之后,“小敏”进一步要求小刘到指定地点拍摄我军舰停靠和进出港情况,并要求其改用境外通讯软件,使用“暗语”联系。在双方多次“合作”后,对方为小刘购买了拍摄用的手机、电瓶车,还为其解决靠近军事基地的租房费用。

实际上小刘已经意识到了对方的间谍身份,但还是财迷心窍、心存侥幸。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国家安全机关很快发现并依法制止了小刘的不法行为。鉴于小刘的违法行为被及时制止,尚未造成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未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小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还是受到了严重影响。

图源:视觉中国

留学申请文书竟成“投名状”

近年来,某些国家持续收紧自己的留学政策,同时妄图以留学为“饵”诱惑青年学生开展反华活动。个别留学中介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和留学率,诱导青年学生编造虚假履历、捏造假象,从而造谣逐利,潜藏危害国家安全风险隐患。

青年学生张某为出境留学,购买了某留学中介机构“精英VIP”服务,聘请专业团队为其“量身打造”留学规划。

中介机构负责人“小睿”告诉张某,某国高校给中国留学生开通了“绿色通道”,申请文书只需适当“润色”就能大大提高成功率。

在该留学中介机构的“包装”下,张某的申请文书被“植入”大量迎合反华偏见、包含反动政治言论的虚假内容。

很快,该留学中介机构的异常行为引起了国家安全机关的注意。经缜密侦查,2024年5月,该留学中介机构及其负责人被依法处置。

图源:视觉中国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近年来,境外间谍手法不断翻新、行动狡猾,给国家安全带来威胁隐患,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小心不知不觉变成间谍“帮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承担本单位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的主体责任,落实反间谍安全防范措施,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间谍行为。任何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如发现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开展勾连、窃密等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情况,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海报新闻编辑 陈凤祁 综合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央视网、中国青年网、北京日报等)

来源:海报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