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董铭】时隔24年,好莱坞名导雷德利·斯科特的代表作之一《角斗士》系列再度回归:《角斗士2》近日在业内首映会上大获好评,媒体预测其不仅有望打破好莱坞“大片续集魔咒”,更有机会再次冲击奥斯卡,为导演斯科特再添一份荣誉。
奥斯卡有力候选
许多影迷对2000年上映的《角斗士》记忆犹新。在这部经典史诗片中,罗素·克劳饰演的马克西蒙斯将军虽功勋卓著,却遭到华金·菲尼克斯饰演的皇太子的嫉恨,死里逃生的马克西蒙斯沦为角斗士的经历让很多人动容,最后他在罗马竞技场上复仇的画面更是悲壮,为影史铸下了一个难以磨灭的形象。《角斗士》当年上映后斩获4.6亿美元的全球票房,以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视觉效果等多项殊荣,堪称好莱坞史诗片标杆之一。身为该片导演的斯科特,早就有意为这段传奇续写故事,酝酿多年后终于要在今年11月与观众见面,但人物已发生不小的变化。
《角斗士2》剧情延续第一部的时代背景,主人公则换成年轻的卢修斯(保罗·麦斯卡饰),他童年时曾目睹马克西蒙斯的悲壮牺牲,多年后长大成人的他,同样在铁腕统治下被迫作为角斗士在竞技场中为生存而战。眼见罗马帝国的未来岌岌可危,满怀怒火的卢修斯决心讨回本属于他的权力和荣誉,还人民一个辉煌的罗马。虽然前作的两位主演克劳和菲尼克斯没有出现在续集阵容中,但《角斗士2》还是请来了佩德罗·帕斯卡、丹泽尔·华盛顿等演技派来作为重要角色引导剧情,以《综艺》为代表的欧美专业媒体上周在洛杉矶提前观影后,夸赞该片“绝对称得上史诗级,很有可能给斯科特带来他梦寐以求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角斗士2》北美正式上映要等到11月22日,预计将于11月5日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上举行全球首映礼,不过在不久前的美国电影协会及演员工会内部试映中,已有不少好莱坞从业者有幸先睹为快。“首映现场太火爆了,期待已久的《角斗士2》点燃了斯科特的创作火花,三次提名奥斯卡的他有望得偿所愿,凭借对画面的出色掌控,弥补之前获得最佳影片却错失最佳导演的遗憾。男主角麦斯卡和华盛顿也有望成为表演类奖项有力角逐者,后者作为配角贡献了一场最具魅力、引人入胜的表演。”《综艺》评论称,虽然斯科特近年来的作品评价褒贬不一,但《角斗士2》堪称他在《黑鹰坠落》之后的最佳作品。
“情感表达存在不足”
在首次试映中,《角斗士2》收到的大多数是正面反馈。《洛杉矶时报》的马特·布伦南认为,这是“血腥的古装史诗片再度回归”。影评人斯科特·麦兹称赞“动作精彩,视觉效果惊人,十分出色”。在另一位影评人朱利安·奇林格力安看来,“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小金人上将刻上丹泽尔·华盛顿的名字”。此外,麦斯卡的表演也受到肯定,这位凭借独立艺术片《晒后假日》提名奥斯卡的新锐演员,在《角斗士2》中表现出对史诗题材的驾驭能力,被影评人埃里克·安德森称赞为“绝对担当得起王位继承人”。
不过,也有评论指出该片不足之处,资深记者吉尔曼·卢西尔就表示:“续集没能达到前作的伟大程度,虽然也有扎实的故事和出色的表演,但我认为其在情感表达上存在不足,过于简单直白和浮于表面”;影评人威尔·马维特也认为,“《角斗士2》缺乏第一部的专注力和情感冲击力,男主角也没有克劳那样迷人的魅力,好在动作处理很出色,华盛顿也贡献了标志性的表演”。
总体而言,首批业内人士大都给予肯定,正如The Wrap网站资深影评人德洛·泰勒所言:“《角斗士2》是只有雷德利·斯科特才能驾驭的那种杰出的大制作。”
别“只沉迷于自我表达,而不管观众要看什么”
正是因为《角斗士2》是筹备良久的好莱坞大制作,媒体更加关注其商业前景。英国《卫报》从行业角度挖掘该片的台前幕后信息,并将其与票房惨败的《小丑2:双重妄想》等片进行比较:“为什么好莱坞会押注这部影片?你能看到不菲的经费在银幕上燃烧。同样是续集电影,相比《小丑2》花了2亿美元来拍两个人在房间内跳舞,《角斗士2》可是实打实地把钱花在肉眼可见的地方:一比一打造的宏伟古罗马角斗竞技场、水淹的古代巨舰、2吨重的野蛮犀牛,以及经过严格训练的角斗士形象……影片出品方派拉蒙做出巨额的投入,同时也经过严格的成本计算和测评,这都是为了预防该片像《小丑2》那样沦为灾难——只沉迷于自我表达,而不管观众要看什么。”
据《卫报》报道,已经86岁高龄的斯科特不会像科波拉、斯科塞斯那样在影片成本上过于放纵,长期拍摄好莱坞商业片的他,能够和片方一同精准地把控预算开支。譬如《角斗士2》大部分场景都在马耳他拍摄,当地给予了高达4700万欧元的退税政策,这个数字创下欧盟的历史纪录;片方还拉来了不少商业赞助,用来填补预算和分担风险。派拉蒙的“赌注”是希望该片像2022年的《壮志凌云2:独行侠》那样获得丰厚的回报——这两部续集都是基于传统男性英雄主义并具有悲情色彩、对各个人群都有吸引力的大制作,最终,《壮志凌云2:独行侠》获得全球约15亿美元的高票房和6个奥斯卡提名,《角斗士2》也有望按照这条思路,为片方和斯科特本人再获佳绩。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