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参加“请到民勤种棵树”活动。团民勤县委供图
在甘肃民勤的沙漠边缘,27岁的仲麟站在一片新种下的梭梭树苗前,眼神里满是温柔和坚定。
“小时候,我总想逃离这片沙窝窝,长大后才发现,家乡才是我最想回去的地方。”仲麟说。
民勤县地处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的交界地带,常年干旱少雨、风沙肆虐。却因为一群青年人的努力,正悄然孕育着绿色的奇迹。仲麟就是其中的一名。
开春以来,一场名为“请到民勤种棵树”的活动,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这片沙漠,也点亮了无数人心中的环保梦想。
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参加“请到民勤种棵树”活动。团民勤县委供图
95后青年的逐梦治沙路
仲麟是土生土长的民勤人,出生在民勤县西渠镇丰收村,一个被沙漠环绕的小村庄。在他的童年记忆里,沙尘暴是挥之不去的噩梦。
“小时候,沙尘暴就像一床厚重又压抑的棉被,从天边滚滚而来,所到之处,家中每个角落都被黄沙填满。”回忆起那段时光,他眼神中仍带着一丝无奈。
地处两大沙漠交界处,民勤常年受到风沙侵袭,生存环境恶劣。小时候,仲麟总是听父母说:“好好学习,以后去大城市,离开这片沙窝窝。”
仲麟也一直梦想着离开家乡,去南方那些山清水秀的地方。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想法开始慢慢改变。他记得自己在高中时看到的一句话:“读书不是为了逃离家乡,而是为了回来建设家乡。”这句话深深触动了他。
2017年,仲麟考上大学,选择了电子商务专业。大学期间,他看到家乡的蜜瓜品质优良,却因销售渠道匮乏,价格低廉。母亲为卖瓜辛苦奔波的模样,深深刺痛了他的心。那时,他便暗暗下定决心,要用所学知识改变家乡的现状。
2020年大学毕业后,仲麟不顾父母和女朋友的强烈反对,毅然回到家乡开启电商创业之路。起初,困难如潮水般涌来,但他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咬牙坚持。终于,2021年,他的电商事业迎来转机,开始有了盈利。而此时,他心中治沙的梦想再次被点燃,用赚来的钱投身到种梭梭树的事业中。
2019年,仲麟首次尝试在沙地种梭梭树,由于缺乏经验,500棵树苗大多枯死。这次失败对他打击巨大,但他没有被打倒。他一头扎进资料堆,虚心向老一辈治沙人请教,不断摸索种树技巧。
“在沙漠里种树,最大的困难其实是孤独。”仲麟坦言,那时的他每天在沙漠里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烈日当空,风沙漫天,一天下来,全身都是沙子。可即便如此,他从未想过放弃,因为他深知,自己做的事意义非凡。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仲麟种下的800亩梭梭树成活率高达90%。他干脆把“家”搬到沙漠里,用样板房搭建起治沙基地,方便看护树苗。看着树苗一天天茁壮成长,他觉得这是世上最浪漫的事。
随着仲麟治沙故事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被他的精神所打动。去年,仲麟参加了综艺节目《种地吧》。节目中,“十个勤天”组合在民勤沙漠种下18万棵梭梭树。节目播出后,粉丝们纷纷响应,来到民勤种树。一时,民勤沙漠腹地涌动着青春的气息。
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参加“请到民勤种棵树”活动。团民勤县委供图
全民参与的生态接力
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前来民勤植树,这一契机被团民勤县委敏锐捕捉,从去年冬天开始,便筹备组织植树增绿活动。今年2月中旬,“请到民勤种棵树”活动正式启动,从最初的粉丝参与,逐渐演变成一场全民植绿行动。
活动一经发起,便得到了热烈响应。短短不到一个月,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的上万名志愿者报名参与。
“他们身份各异,有朝气蓬勃的学生、忙碌的白领、退休的老人,甚至还有明星。尽管背景不同,但他们都怀揣着同一个目标——为沙漠披上绿装。”团民勤县委书记邱晓梅说。
来自福建的志愿者高玲敏连续两年参加治沙植树活动,她笑着说:“一开始只是抱着体验生活的想法,现在却全程投入。在这片沙漠里种下的不仅仅是梭梭树,更是我们的梦想和希望。”
来自江苏的志愿者孟雪感慨道:“每天在风沙里植树,又苦又累,但走进‘暖心驿站’,喝上一杯热茶,听到工作人员的问候,心里特别温暖,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为了保障活动顺利开展,民勤县各部门齐心协力。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当地企业,在交通枢纽和治沙基地周边设立了20处志愿者服务驿站,提供免费茶水、充电宝等;交通部门统一派车,只收取成本价车费,还有公益车队提供免费接送服务;公安、工会、妇联、社工部等部门各司其职,每天都有工作人员在现场值班。
在沙漠深处的活动现场,有关部门和志愿者还贴心地提供铁锨、梭梭苗、水等工具和物资,免费供应饭食,让志愿者们能毫无顾虑地投入种树工作。一些爱心企业也纷纷伸出援手,提供物资支持,让这场植绿行动的力量愈发强大。
团县委更是积极作为,组织团干部和青年志愿者深入活动一线,收集志愿者意见建议,及时解决问题。他们还设计了专门的证书,持有证书的志愿者可在县内及市内宾馆享受协议价优惠。
一系列高效贴心的组织安排,降低了参与门槛,吸引了更多人参与。截至目前,参与人次已达两万多人,工作日每天有五六百人参与,周末则有六七百人,植树节当天更是达到1200多人,清明节期间,线上报名人数就突破了2500人。
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参加“请到民勤种棵树”活动。团民勤县委供图
在这场全民参与的生态接力中,仲麟不再孤单。95后民勤小伙麻万星,便是被他感召的众多青年之一。
麻万星从小在沙漠边缘长大,曾经一心想走出沙漠闯荡。2019年从烟台大学毕业后,他在外面当过老师、教过音乐,还做过自媒体。2023年年底,看到家乡农业和电商的发展潜力,他回到民勤,投身电商行业。
当看到家乡沙漠化问题依旧严峻,他决定利用自己的经验,为治沙事业贡献力量。结识仲麟后,两人一拍即合,麻万星加入了仲麟公益生态林基地。
在“请到民勤种棵树”活动期间,仲麟公益生态林基地迎来了大批志愿者。清明节期间,人数达到高峰,一天就有2000多人。基地尽力为志愿者提供食宿,还组织篝火晚会、烤全羊、放烟花等活动,让志愿者在辛苦劳作之余,能放松身心。
麻万星和仲麟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他们的电商生意越来越好,农产品销量不断攀升,为基地运营和治沙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请到民勤种棵树”活动仍在持续进行,志愿者们不仅在沙漠中种下树苗,还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治沙经历,呼吁更多人加入环保行动。
“这场活动以青春为笔,以汗水为墨,绘就了一幅青年广泛参与的生态画卷。它让我们看到了青年建功生态环保的巨大潜力,也让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下去,民勤的沙漠终将变成绿洲,这片土地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邱晓梅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