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在人们高涨的出游意愿下,各种摩擦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其中,较为典型的热议话题就是遭遇“熊孩子”和景区插队。
例如,5月2日,一女子发布视频称,当天其乘坐C6276次列车,途中因制止“熊孩子”撞椅背遭到对方家长掌掴,并进行反击,最终,警方认定双方构成“互殴”,该处罚结果立刻引起热议,舆论近乎“一边倒”地支持该女子不要和解,要复议。
“熊孩子”不可怕,“熊家长”更可怕
这件事情背后,人们更多地在思索,是“熊孩子”的行为过分了,还是人们对类似事件的容忍度降低了?
从五一假期最后一天开始,除了这条新闻,多条有关出行的话题登上热搜,大多都和“小孩吵闹家长不管”有关,很多网友都曾“深受其害”,但又毫无办法。
然而,更多网友则用实例证明,并非小孩天性爱玩闹,也有安静有礼貌的小孩子。其实,大家讨厌的不是“熊孩子”,而是“熊孩子”背后放任不管的“熊家长”。
本来是一件简单的事,家长对孩子给乘客造成的困扰道个歉,态度好一点,并及时规范孩子言行,乘客容忍度不至于这么低,事情也不至于闹大。
但也应该想到,“熊孩子”并非一天“炼”成的,跟其家庭教育、生活环境有密切联系。有些家长把孩子惯坏,任其为所欲为。他们没有规矩、没有纪律,对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也没有什么限制。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导致孩子可能放大自己的言行尺度,以吸引家长的注意力。但这种“放大”可能会扩展到孩子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生活中一些错误的价值观也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对于许多孩子来说,物质享受比道德规范更重要。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那首著名的《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念哭了多少为人父母者。世界上唯有一种亲密关系最终是指向分离的,那就是亲子关系。“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箭一旦射出去就脱离了控制,孩子的行为模式一旦固化,就很难改变。
为人父母,不管多么爱自己的孩子,把他们保护得多么周到,他们终将有一天是要冲出母巢、展翅翱翔于广阔蓝天的。而我们的使命,就是赋予他们这种力量,教育他们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为社会所接纳的人,在我们离开之后,还能自信从容地走下去。家长的“庇护”是暂时的,孩子的一生更多地要靠自己。家长无法预料他人和社会对“熊孩子”的容忍度是多少。因此,哪怕从保护自己孩子免受过度惩罚的角度讲,也应该及时、有效规范孩子的言行。
维护公共安宁,每个人都应该尽力
工人日报评论倡导:对不带孩子、被“滋扰”的人来说,不妨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换位思考,想想自己也是从孩童过来的,想想今后自己也可能会有孩子。可以先“礼”,实在“礼”不了了,可以找警察,实在等不及“警察”了,再“正当防卫”。这听起来挺委屈,但可能是“性价比较高”的一种处理方式——毕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是解决问题之道。
除了带孩子的家长,每个成年人都应该尽量维护公共安宁。例如在高铁上,如果被“熊孩子”干扰到,应先与其家长沟通,沟通无效可以再找乘务员等工作人员解决问题;怀着“你不管我替你管”的心理直接“怼”孩子,只会激化矛盾,不利解决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而不是去报复、教训、不甘示弱,导致矛盾升级,那谁也不能代表正义。也许这是警方在开头高铁女子遭掌掴案件中将事件定义为“互殴”的理由之一。
(海报新闻编辑 刘明明 综合中新网、央视网、工人日报、海报新闻等)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