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欣
由王家卫执导的电视剧《繁花》,于9日晚播出大结局。本剧呈现出上海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社会变迁和人物群像,具有极高的还原度和感染力,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引发广泛热议。作为一名职场打工人,被电视剧《繁花》中精彩丰富的商海故事和饱满多元的奋斗者形象深深吸引,也受到了不少启发。
1、 商战也是信息战,收集、整合、研判信息的能力很重要
电视剧一开始,阿宝去找爷叔教他做生意,当时爷叔手中拿的是人民日报。可见,爷叔对政策信息非常关注。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和报纸还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剧中多次出现股民根据当天报纸上的新闻来分析未来股票走势的情节。除了政策信息,剧中对情报类信息的体现也很突出。比如剧中的角色邮票李,就是一名重要的情报收集员,他收集到的情报在很多关键时刻都对宝总的生意发挥了重要作用。李李在黄河路上开至真园,表面是一家饭店,本质上做的也是信息中介的生意。但信息收集是一方面,对信息的整合和研判能力也至关重要。只有根据信息得出准确的结论,才能发挥信息的最大价值。如今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看似每个人收集信息的机会平等了,但算法、推送这些新技术,又让很多人失去了主动进行信息整合和研判的能力,反而陷入了信息茧房之中,值得警惕。
剧中人物宝总和李李。 《繁花》剧照
2、要正确看待和处理个人与平台的关系
剧中的汪小姐在外滩27号的外贸公司上班时,走到哪里都是焦点。在黄河路上的应酬场里,在隆重热烈的签约仪式上,人人对她喜笑颜开、尊重追捧。可当她成为一名创业者时,离开了外滩27号的资源优势,离开了宝总这位黏性客户的关系网,她才意识到外人曾经对她的“尊重”,皆是依赖于她在原平台的身份。离开了平台,她就只是小汪。好在,小汪迅速觉醒,利用她在原平台积累的见识和能力,对国家政策调整作出了预判,最终克服重重阻力,拿下了第一单。与她相反,强总把自己担任总经理的南国投公司当成私人工具,把公司业务与个人恩怨绑在一起,最终落得个玩忽职守罪的下场。可见,一个人要正确看待和处理自己与平台的关系,认清自己在平台中的定位和职责,只有这样,才能让个人和平台的价值都最大化,从而达到双赢。
剧中人物汪小姐。 《繁花》剧照
3、团队的灵魂不是金钱,而是人心
剧中有很多团队关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宝总带领的那支炒股队伍——他们自称为“舰队”。阿宝能成为宝总,离不开蔡司令、邮票李、胖阿姨、发根这些队伍中的核心成员。队伍中每个人都发挥着作用,宝总是领航,蔡司令是副手,邮票李是情报员,胖阿姨和发根都是骨干队员。股票赚钱时,大家非常和谐,可随着蔡司令背叛了团队,就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根叔死去、发根的儿子开车撞宝总、宝总生命垂危、胖阿姨上门要钱、催债的越来越多……这支“舰队”的初级阶段,联结起队员的只有金钱,这决定了他们只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后来宝总不计前嫌放过撞他的肇事者——发根儿子,还给了他一块地让他开始新的生活,后来再遇到大的风险时,宝总会把私人账户的钱取出来分给大家,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以人品赢了人心。在宝瀛大战和服饰公司上市战中,蔡司令、邮票李、胖阿姨等人尽心尽力,密切配合,赢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即使在宝总处于破产的边缘时,大家也聚在一起,谁也没有离开。可见,只有当大家不把金钱当作唯一的追求,队伍才真正有了凝聚力,才能称得上真正的“舰队”。相反,强总在南国投搞一言堂,不听任何人的建议,即便个人能力再强,最后也输得一败涂地。
剧中人物强总。 《繁花》剧照
4、运气和实力,缺一不可
剧中有两个象征好运的宝贝:一个是玲子在东京借给阿宝的好运符,之后阿宝的生意扶摇直上,一路成为上海滩的宝总;另一个是玲子店里的镇店之宝招财猫摆件,在汪小姐新公司的艰难创业阶段,玲子把它送给了汪小姐,后来汪小姐拿下了大单,克服了困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汪总。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诸如好运符、招财猫这类的宝贝也很常见,它们寄托着人们对好运的追求,对天时地利的期待。人人都期待自己有好运,但运气真的是成败的决定因素吗?显然不是。宝总和汪小姐在拥有好运符和招财猫后都没有躺平,他们每个人的创业路都历经风雨,一次次闯过难关靠的都是自己的真本事。那运气就不重要了吗?也不是。好运符和招财猫可以提供情绪价值,俗话说,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差,就是这个道理。就像很多年轻人喜欢去寺庙上香,就是寻求心理慰藉和情绪调适,然后再以良好的状态回归工作和生活。有心气儿了,做事情就有了动力。奋斗路上,运气和实力缺一不可。走过的路越长,就越明白,实力比运气更靠谱、更耐用。因为运气只能保得了一时或一次,只有实力才能保一世。
剧中人物玲子。 《繁花》剧照
5、与对手要良性竞争,和气生财
剧中有几对竞争对手的情节线,都很有看头。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李李开的至真园与黄河路上其他几家饭店间的生意竞争。李李包下至真园,一时风头无几,去黄河路应酬的人都以能订到至真园的包间为荣。以金美林为首的老牌饭店,联合起来打压至真园,不择手段地采用了挖走厨师团队、剪断电线、背后诋毁等这些不当竞争的方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宝总和爷叔的大力帮助下,李李的至真园得以在黄河路站稳了脚跟。经宝总的提醒,李李也才意识到,当初装修至真园时为了增加灶台数量,扩挖煤气管道封了半条黄河路,影响了其它饭店的生意,怎能不让金美林这样的竞争对手恨得牙痒痒?所以宝总建议李李,既然煤气管道都挖好了,就别只留着自己用了。宝总这句话的潜台词正是:良性竞争,合作共赢。黄河路上另一家饭店红鹭酒家就是这句话的践行者。至真园风光时,红鹭酒家没有眼红;至真园有难时,红鹭酒家也没有落井下石。最终,至真园和金美林都物是人非,只有红鹭成为了黄河路上屹立不倒的存在。
《繁花》剧照
6、永远营业,不响最大
电视剧《繁花》中的玲子,不再接受宝总的入股后,将夜东京这家餐馆的知名度一炮打响,从打工人转身成为真正的老板,最后要去香港开分店。“在玲子的世界里无所谓人走茶凉,只有照常营业,相信多劳多得,永远轰轰烈烈。”其实在剧中,永远保持营业状态的人很多:开烟纸店的景秀决定转型开水果鲜花店,敏敏、小江西、露丝三位好姐妹不在黄河路当服务员后,去另一条街开了属于自己的小饭店,开精品店的菱红受玲子的感染也决定去北京闯一闯。对打工人来说,永远营业,代表着认真工作,积极进取,努力奋斗,这是多么宝贵的状态!是金子总会发光,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电视剧《繁花》呈现的故事、人物,热热闹闹,形形色色。然而与热闹一词形成反差的,是剧中多次出现不响这个词。在小说《繁花》中,不响一词也出现了一千多次。不响,是一句上海话,本意是不吭声、不声张。剧中有句台词“凡是我不想讲的、不能讲的、讲了为难自己、为难别人的,那就不响”,很适合作为打工人的座右铭。职场上做事情、处关系,要保持一种不响的自觉,很多时候,沉默比喧哗更有力量,低调比张扬更有厚度。“我们知道自己在每个春天会开出什么样的花,也知道秋天,一定不会结出什么样的果,但我们依然期待下一个冬去春来,繁花似锦。赤子之心常在,人不响,天晓得。”这是电视剧《繁花》的最后一句话,与君共勉。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