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一租客退租时,遭遇房东“提灯定损”,引发全网热议。4月15日晚,北京一位刘先生发视频称,其退租时也遇到了“提灯定损”,被中介以床、椅、沙发、壁纸等破损需要修复为由,索要赔偿13950元。但与江西“提灯定损”不同的是,刘先生退租时,沙发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破损,床垫也有污渍。中介“提灯”的原因是租户退房时把家里电用完了。多数网友也表示这和江西“提灯定损”有本质区别,房东的家具确实较贵,给房东造成损失就应该赔偿。
“提灯定损”原本是作为房客对房东过分吹毛求疵的谴责,有其合理性和正当性。然而,当这一现象被过度解读,甚至只要涉及验收房屋和提出赔偿就被一概定性为“提灯定损”时,我们不禁要思考:这样的标签化是否也加深了租房市场的信任危机?
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房东还是房客,在租房过程中都有权利对房屋的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房东有权确保房屋在租期结束后能够恢复到一定的状态,而房客也有权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因此,当房屋出现损坏或磨损时,提出赔偿要求是合理的,赔偿的金额也应该是合理的,而不是用“提灯定损”的标签去掩盖问题的本质。
无论是房东借助“提灯定损”无理索赔,还是租客借助“提灯定损”热度无理取闹,都会加深租房市场的信任危机。因此,“提灯定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标签,它背后涉及复杂的权益关系和信任问题。我们需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一现象,并通过加强监管和规范行为来消除租房市场的信任危机,构建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租房市场。
(海报新闻编辑 朱肖明)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