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一名外卖小哥欲骑车进入湖北武汉某公园送餐,却遭到该公园多名工作人员殴打。
从商场、小区到公园,外卖小哥被困在送餐的“最后100米”,已非新鲜事。今年7月,武汉一名外卖小哥进入某小区时未配合登记,被小区保安以长柄工具锁住脚踝;6月,甘肃兰州一小区物业员工使用电警棍威胁外卖骑手,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门难进、车难停、楼难上”,道出了多少心酸与无奈。
这些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外卖骑手工作环境的关注,更触及了行业规则与城市治理的深层次议题。类似事件中,冲突双方并非简单的“谁对谁错”:对于外卖骑手来说,如果无法准时将餐食送到指定位置,可能会遭到顾客的投诉;对于安保、物业等配送链末端的工作人员来说,禁止非机动车进入也是履行职责,为了保障秩序与安全。这场角力中,双方各有苦衷,我们除了呼吁“多一些理解,少一点冲动”之外,更需要从公共管理的层面加以思考,从源头化解矛盾。
如今,外卖骑手已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各方开始意识到,堵不如疏。例如,国内已有一批城市在探索“骑手友好型社区”,不仅尽可能地为骑手配送“敞开大门”,而且配备了充电柜、引导牌、专属停车区,方便骑手送餐的同时,也减轻了物业管理压力;有物业企业和外卖平台合作研发“骑手友好社区”通行解决方案,当骑手进小区时可一键登记,从扫码到通行仅需数秒;一些高校纷纷设立外卖驿站,这样骑手可从驿站马路一侧投递外卖,师生可从靠校园一侧领取外卖……
此类争端时有发生,外卖平台也应当重视。精密的算法虽然提高了配送效率,但也使得骑手整日“与时间赛跑”,面临较大的配送压力。因此,平台应持续优化规则,让算法有温度,从而更好地保障外卖骑手的身心健康,着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
每一个努力奔跑的奋斗者,都应当被尊重。打通外卖配送“最后100米”,需政府部门、外卖平台和公共场所运营者相向而行,也需要外卖员、消费者、安保人员换位思考、群策群力,从而更好地兼顾各方权益,找到“安全与效率”的最大公约数,避免“进门之争”再次上演。
来源:工人日报
庆祝夺得世界杯冠军 阿根廷全国放假一天
冠脉支架接续采购拟中选结果出炉 平均中选支架价格770元左右
六日内四度提及房地产,12月房贷降息落空后,需求端政策如何进一步发力?
上海考研生须21日12时前完成单人单管核酸
“数据二十条”落地 千亿级数据要素产业链或迎快速发展
清华男团水木年华全新演绎金曲《启程》,李宇春张亚东给出超高评价
穿行中国最美国道 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纪录片《国道巡航》定档
女子在试衣间4分钟被偷拍3次?律师:门店难逃其咎
中消协发报告点名“五一”住宿价格普涨等现象
对话“为偷车后自首的男孩安排工作”的失主:很高兴看到他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