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脐带》剧照。出品方供图
正在公映的影片《脐带》曾入围第3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并获得第4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最佳技术奖。这部影片也曾获得2020年度金鸡电影创投评委会推荐项目和“中国好故事”优胜项目两项荣誉。
影片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在北京做音乐人的蒙古族小伙子回到家乡,带着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从城市回到草原上生活。为了防止母亲走失,他用一根绳子把自己和母亲拴在两头。母亲年轻时曾经在一棵树下与父母合影,现在她心心念念要重新回到那里。小伙子便骑上摩托车,载着母亲踏上寻找那棵树的旅程。母亲终于离去了,小伙子独自找到了那棵树……影片中儿子对母亲的看护,是陪伴的过程,也是送别的过程,其中呈现的母子深情、人对故乡的眷恋令人慨叹;草原上蒙古族人的代代相继、生生不息以及在更深层次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生和死的思索令人回味。
除了故事,影片的音乐和画面也都格外具有诗情画意,始终在进行着温情的诉说。镜头中,内蒙古大草原的湖边、天空、草场意境悠远,呼唤天地和心灵的蒙古族长调甚至草原上的各种声响,都是独具风情的天籁之音。在监制曹郁、姚晨的努力下,影片集结了强大的拍摄和制作班底,使这部中低成本电影的视听品质和艺术表达更加出色。
影片导演、编剧乔思雪是一个90后新人,出生在内蒙古,在国外留学时创作了这个剧本。这也是她与亲友离别后的创作。其中渗透了蒙古族人的生死观对她的影响,平静又具有感人的力量。这部用蒙古语讲故事的民族电影,使她与更多人产生了思想与情感的共鸣。
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近年来中外影坛出现了不少以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为主角的优秀影片,如《依然爱丽丝》《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妈妈!》等。《脐带》的创作者直视当下社会的家庭关系、代际关系,表现出青年人面对患病的长辈时初期的惶恐无措和最后的勇敢坚定。男主人公对母亲、草原的养育之恩做了深情报答,也对蒙古族人善良、坚韧的优秀品质进行了可贵传承。影片礼赞了爱和生命,真诚而饱满,带给观众新的情感体验和内心自省。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