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价14.6元10斤的砂糖橘,实为一斤装;标价38.88元的球拍,卖的是羽毛球……低价引流高价卖,部分电商误导消费何时休?本报讯(记者唐姝) 宣传页面上标价14
二手手机买卖 平台压价套路多低收高卖、“阴阳报告”、私自拆机……消费者投诉不少 专家建议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估及监管“不是新机买不起,而是二手更有性价比。”如今
央广网北京1月20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李杨)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多名消费者反映,好不容易在大麦网抢到了林俊杰演唱会的门票,付款
家庭“大件儿”加速迭代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升级发展态势,其中耐用品的更新迭代能够较好满足居民的品质生活需求,是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之一。说起耐用消费品,其实就
淘宝、京东等头部电商平台相继修改售后规则——“仅退款”会成为电商标配吗?商品货不对板、延迟发货?遇到这些情形,消费者可以在更多电商平台发起“只退款不退货”的申请
近日,苹果官网出现了罕见的大降价事件,用户通过使用符合条件的支付方式购买指定产品,最高可省800元,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渠道商和第三
本报记者 李春莲见习记者 梁傲男腊月已至,年味渐浓。据记者观察,春节前夕,淘宝天猫、京东、抖音、快手、美团等平台陆续发布“年货节”大促策略,便宜、超值、性价比是
据报道,近日,上海龚先生在东航APP上购买了一张1月10日从上海飞往澳大利亚,价值6338元(含税)的机票。然而,在付款1分钟后,龚先生再次核对日期时,发现自己
“农科院”食品有多少是真冠名?记者调查商家“拉大旗作虎皮”诱导消费现象● 记者调查中发现,在不少购物平台或直播间售卖的商品中,不乏一些仿正品、傍名牌的商品,甚至
中国消费者协会等今天发布2023年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通过梳理发现,消费者不满直播电商“低俗”“虚假比价”等问题,“摇一摇”跳转广告泛滥令消费者不堪其扰,变
“农科院”食品有多少是真冠名?记者调查商家“拉大旗作虎皮”诱导消费现象● 记者调查中发现,在不少购物平台或直播间售卖的商品中,不乏一些仿正品、傍名牌的商品,甚至
最近一条#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餐厅#话题登上了热搜榜,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点开留言区发现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因为平台上的高分而选择一些餐厅但结果远不如预期的经历
万周“我们这里有精选的几只股票,推荐您了解下呢!”接到这通电话后,厦门市民老杨很生气,直接挂断电话,把来电号码拉入“黑名单”。让老杨想不通的是,现在的骚扰电话都
海报新闻评论员 王红妮近期,“年轻人挤爆3.5分餐厅”“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成为网络热议话题。据《工人日报》报道,有消费者表示,一些“高分店”令人失望,而一些
当前,直播带货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正迅速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这种带货方式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电商界限,将商品展示、用户互动、即时购买融为一体,为消费者提供了
食品标签新标准更加关注消费者在营养健康方面的一些需求,此外为了配合反食品浪费法,新标准中拟增加“保存期”概念,“只要产品在保存期范围内,消费者在家里可以安全食用
阅读提示近年来,消费者对家用电器维修服务乱收费的投诉频频发生。日前,北京发布新规要求提供家用电器维修服务要明码标价。学者认为,标明价格能解决不少关于收费的纠纷,
“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饭店”等话题最近屡登热搜,引发不少网友共鸣。消费者在一次次被花里胡哨的网红餐厅、真假难辨的探店视频“忽悠”之后
“两年多前租借过一次速绿的共享充电宝,没想到却以会员费为由一直自动续费,连续扣了我700多元的费用。”近日,多位消费者向《中国消费者报》3•15消费者之声全媒体
原标题:新茶饮消费活力足元旦假期,商场客流量陡然增多,新茶饮市场也热了起来。记者在北京朝阳大悦城、大红门银泰百货等多家商场走访发现,喜茶、奈雪的茶等奶茶店里消费